▲屏東縣政府為提升墾丁大街的行人安全和改善觀光環境,於11月6日及7日舉行「墾丁大街人行環境改善規劃」實地勘查及座談會。(圖/屏東縣政府警察局提供) 【記者何勁陞/恆春報導】 屏東縣政府為提升墾丁大街的行人安全和改善觀光環境,於11月6日及7日舉行「墾丁大街人行環境改善規劃」實地勘查及座談會,邀請多位交通領域專家學者和相關機關代表共同參與,並由縣政府警察局副局長温淑盈出席,強調縣政府致力於推動「以人為本」的行人空間,為墾丁大街注入新活力,同時提升恆春半島的觀光形象。 副局長温淑盈致詞表示,墾丁大街因同時具備省道功能及夜間觀光需求,行人通行安全長期面臨挑戰。近年來,國際媒體頻繁報導台灣行人環境不佳,墾丁大街更成為例證之一。縣政府團隊自去年起積極與當地民意進行溝通協調,逐步凝聚共識,期盼透過本次改善工程為墾丁大街帶來全新的行人環境,也為提升台灣行人安全形象做出貢獻。 墾丁大街全長約800公尺,兩旁匯集異國風情的餐廳、特色紀念品商店及各式小吃攤位,是熱門的觀光街區。根據暑期人流調查,夜間人流量高達2萬至3萬人次,平日尖峰單方向可達3,200人次,假日則超過4,600人。然而,墾丁大街為省道台26線,現有道路配置為雙向4車道,兩側僅設有水溝、電箱及燈桿等設施空間,未設有可供行人通行空間。因此,導致夜間大量遊客僅能行走於道路兩側最外側車道,同時也缺乏行人穿越道等設施,形成顯著的行人安全隱患。 與會專家學者在實地走訪墾丁大街後亦表示,現況墾丁大街人行空間嚴重不足,需重新分配街道空間,調整人行與車行空間比例。而墾丁大街人行環境改善不只是針對夜間逛街遊客通行需求,更需考量日間墾丁大街兩側民宿商家裝卸貨與接送旅客等需求。 針對此問題,縣政府委託專業工程顧問公司,優先規劃人行環境改善措施,涵蓋從墾丁海水浴場至墾丁小灣路約2,000公尺的路段,藉由重新分配車道比例、設置行人道、停車帶等方式,解決行人空間不足的問題。 改善計畫將包括1,800公尺的實體人行道和1,650公尺的標線型人行道,提供遊客及居民更多步行空間;設置臨時停車帶1,000公尺及大客車停車區10處,以方便夜間營運需求;並新增5處行人穿越道及10處左轉附加車道,進一步提升行人及車輛的安全性。 計畫所需經費預估約5,000萬元,縣政府將循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的「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申請補助。到目前為止,現地測量、車流量調查及初步路型設計等工作已完成,預計標線型人行道段的施工將於114年1月底前完成。 與會專家學者在聽取墾丁大街人行環境改善規劃成果後亦表示,本次規劃採取的「日間人行空間兼供停車」的創意做法,兼顧行人安全和商家需求,對於塑造以人為核心的街道風貌具有正面意義。此外,建議於推動前應循程序向主管單位申請試辦計畫,後續亦應將規劃理念與在地商家充分溝通,以爭取最大民意支持,以利未來實際推動落實。 對此,縣政府回應表示,針對本次改善計畫,縣政府將於11月中旬舉行地方說明會,邀請在地居民、商家、業者以及各級民意代表和權責機關與會,讓各界能針對規劃內容提出建議與需求,確保規劃符合社區實際需求並獲得民意支持。 縣長周春米期許,透過各界專家的智慧與在地居民的支持,墾丁大街將被打造為一個真正「以人為本」的模範街區;本次人行環境改善計畫,不僅要提升夜間觀光的便利性,更要兼顧行人安全和社區需求,為墾丁注入全新的生命力。周縣長呼籲在地商家和居民積極參與即將舉辦的地方說明會,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共同攜手創造墾丁嶄新的發展前景。屏東縣政府也對這項工程滿懷信心,期待在明年春天,墾丁大街以全新的風貌迎接國內外旅客,推動恆春半島觀光產業的永續發展,讓墾丁成為安全、友善且充滿地方特色的宜遊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