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技公司副總退休的劉志光,3年前回到高雄六龜的老家,開始製作具有保溫效果的「茶壽」,這個現在已經很少人看過的工藝品,其實蘊藏很多傳統編織技法,他希望延續這項手藝,把客家人的待客之道,介紹給更多的人認識。 利用稻稈和麻繩為茶壽的底打基礎,再用針線把它牢牢固定,今年68歲的劉志光,就算已經退休了,還是精神飽滿、動作靈活,雖然有時做到手都快抽筋了,還是堅持繼續下去。 傳統工藝坊老闆 劉志光:「這個滾滾滾(底)讓它愈滾愈大,再把它勾上來,這個是在打底,久了會抽筋,有時手要讓它放鬆,才會比較好。」 這個長得像鳥巢的茶壽,又有人稱它為「暖壺巢」,是5、60年代農村盛行養鳥,婦女製作鳥窩賺錢,再發展出來的手工藝品,因為內部有鋪棉,保溫效果好,可以讓客人隨時喝上一口熱茶。 傳統工藝坊老闆 劉志光:「這個我們稱為『暖壺巢』,『暖壺巢』就是說,這個茶泡好之後我們放在這裡面,客人什麼時候來,我們有熱茶讓人喝,誠意就做到了。」 想要製作一個茶壽要力氣,要精神、還要有美感,劉志光表示,這個具有臺灣人文故事的手工藝品,看得到不同時代的歷史脈絡,也可以從一杯熱茶,品嚐客家人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