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翁佳音》鹿港詩人洪棄生詩史合璧

聚傳媒/ 2024.11.06 14:00

翁佳音》鹿港詩人洪棄生詩史合璧

翁佳音》鹿港詩人洪棄生詩史合璧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翁佳音專欄】幾天前有好友轉來臺灣文學館舉行《全臺詩》全集發表盛會消息,謝謝他了。退休後學界消息自動漸次消聲,親朋送消息來,當然如冷中飲溫水。

    文學館歷任館長曾先後惠贈老番分冊,雖仍未齊全,但研究上受惠甚多,或許拙論引用《全臺詩》次數少,難能忝列專家席位,老番卻在上課與演講時常推薦歷史學研究所學生,應該好好挖掘詩人詩中表現的生活歷史圖象。歷史學可看到文學少注意的一面。

    就舉鹿港詩人洪棄生(1866~1928)的〈打鹿行〉為例,這首詩罕見地生動描繪獵鹿傳統產業之圖。冬天,漢語系或熟番獵人持槍在密林中埋伏,或攀巖追鹿,山居不承認外來政權的原住民受侵擾,如驚弓之鳥鹿。獵鹿人山中十日後在月光下,衣衫有鹿臭味、鬍鬚沾血,帶著獵物踏上歸途,回到家中與妻兒烤肉、喝酒。獵鹿人若從軍去,氣勢應如獅虎,狗屠之輩那能比得上!

    如此粗獷獵人圖,若有圖畫或動畫家做成史圖或影片,鐵定會讓臺灣歷史景色更為多元、生趣與豪放。進一步,洪棄生詩中言獵鹿人獲物之鹿蹄(鹿腿、鹿筋),以及鹿茸、鹿角有高利潤,是寫實之言。連同鹿皮、鹿肉之外,還有少被提起的鹿舌、鹿脂;要做這些初級獸類產品,得有工作坊,就是鹿寮,有鹿寮工作坊,周邊的相關產業、社區應運而生。

    似乎透過詩,更能讓我們歷史圖象豐富與多彩,原來在大家耳熟能詳的鹿皮貿易外,還有很多官方文獻漏記的故事。老番一直在想,有朝一日文學館與歷史博物館若能攜手合作,從《全臺詩》中尋找善感詩人所表現的傳統社會風景來辦聯展,應該會有脫俗、妙趣橫生的新歷史景色出現。詩只留在文學,可惜。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著有《解碼臺灣史1550-1720》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