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象鼻族 三商炸雞 旅展

【專欄】從建築探討中華民國「美學」存在嗎?

銳傳媒/ 2024.11.04 16:46

【專欄】從建築探討中華民國「美學」存在嗎?

 

座立在台北市南海路「國立歷史史博館」,其建築前身是一座日式木造建築,在日治時期為舉辦1916年台灣勸業共進會所建的「迎賓館」,後作為台灣總督府商品陳列館。二戰後流亡、竊佔台灣的中華民國沒收日本資產,於1955年改名為歷史博館建館。

「迎賓館」日治時期以木構造作,中國國民黨殖民台灣積極去「日本化」,將這一座美輪美奐的日式建築加以脫胎換骨,以鋼筋水泥將傳統中國古代宮殿樣式加以覆蓋,更在後續的整建中加入了圍牆與中式園林的設計。反映戰後中國國民黨為「復興中華文化」政策,將中國文化圖騰全面籠罩在台灣人的視覺圖像之中。

[caption id="attachment_86393" align="alignnone" width="1280"] 國立歷史博物館 維基共享[/caption]

從日治時期勸業會的「迎賓館」,到中華民國的「國立歷史史博館」,藉由這一歷史更迭的史實,足以窺視中華民國「美學」是什啥咪碗糕的真相。從學理的提問,中華民國「美學」是什麼?中華民國美學是否存在?建築之美揭露這一值得令人探討的議題。

「美學」(aesthetics)一詞在台灣是常常被誤用、濫用的對象,任何有關「美」的東西就喜歡攀附「美學」,冠上「× ×美學」,與哲學美學概念掛勾藉以攀龍附鳳!?從學術的要求而言,一門學科的成立必須要建構一些基本的概念;而且這些概念的定義是明確的、邏輯一貫的;最後必須要建立完整的體系。因此,稱中華民國「美學」是違犯了見樹不見林的盲點。

更何況早在古希臘時代柏拉圖追問「什麼是美」的時候,是企圖尋找「美的本質」問題,為「美」找到屬於它共通的原理原則,並不是在探討「風格」(style)問題,這是一般常人所引以為誤用的關鍵所在。換言之「美學」不去探討各個時代的風格為何,這是屬於「藝術史」的問題,如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等等風格。

最早為美學下定義的是 18 世紀的德國哲學家鮑姆加登(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1714—1762),1750年他出版《美學》(Aesthetica)一書,主張將「美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只是《美學》全書不談美是什麼,而是探討感性認知的科學,其目的是達到感性認知的完滿(perfection),為我們對於藝術與自然事物所得到的愉悅經驗的一種「認知」(cognition)問題。

鮑姆加登《美學》一書與西方傳統哲學所探討的「美」是什麼?有不同對象與論述;傳統哲學美學企圖建立「美的普遍性」原理原則;鮑姆加登的美學探討的是美感愉悅的經驗,是一種認知,它有別於理性與邏輯的陳述,是西方美學的典範轉移過程。

[caption id="attachment_86394" align="alignnone" width="945"] 南機場公寓 拍自新聞畫面[/caption]

是以,中華民國「美學」不具有這一系統建構的過程,其理至明。嚴格而言,美學是西方文化的產物,在東方甚至中國歷代並沒有產生過叫作「美學」的科學知識,更何況中華民國114年都在戰亂、混戰、說謊、流亡的年代歲月,何來美學系統性的論述。

因此,流亡台灣的中華民國,除了將中國傳統宮廷屋簷、斗拱生硬的加諸於任何建築屋頂之外,就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販厝」建築,如今沒有文化風格的建築成為台灣現代的「都市之瘤」,凸顯似乎隨時準備反攻大陸,無心在台灣的流亡心態。在台殖民超過半世紀的中華民國有「美學」嗎?無庸贅言其理至明。

 

 

 

熱門關鍵字:

主編精選 專欄 文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