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比特幣 環狀線 山下智久

子宮內膜癌一年確診3千人 「一數值」超標風險可高10倍

匯流新聞網/陳 鈞凱 2024.11.03 02:00

子宮內膜癌一年確診3千人 「一數值」超標風險可高10倍 237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一年新診斷出的子宮體癌個案超過3千例,為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5位,其中子宮內膜癌就占了9成2之多。國健署提醒,預防子宮內膜癌,除了維持健康生活型態之外,更要注意陰道異常出血情況並儘速就醫,常見症狀包括: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

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10年新診斷出子宮體癌個案3181名,其中子宮內膜癌占92.61%),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17.0人,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5位,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7歲;而112年子宮體癌死亡人數535人,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2.4人,亦在女性癌症死因的第10位。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發生於子宮的癌症可以分為子宮體癌和子宮頸癌,而子宮內膜癌是子宮體癌中最常見的一種癌症類型,每年新診斷子宮體癌個案中有超過9成以上為子宮內膜癌。尤其好發於停經婦女。

國健署分析就發現,子宮內膜癌好發於50至70歲女性,且多數為停經後婦女,110年新發個案中50歲以上女性即占73.5%。以110年癌症登記資料來看,診斷出子宮體癌時有71.9%的個案都處於第0期或第1期之預後較佳的癌症發展初期。近5年癌症登記資料平均值顯示,子宮體癌之5年存活率為83.9%。

肥胖者及有婦癌家族史要注意!林莉茹提醒,子宮內膜癌與遺傳和體質有關聯,其中肥胖為罹患子宮內膜癌重要因素,在澳洲有超過25%的子宮內膜癌病例是由肥胖所造成,在美國則是高達57%的病例歸因於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0者,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更是BMI正常者(18.5至24)的2到10倍。

子宮內膜癌風險因子包括:長期月經異常的病史、曾被診斷罹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停經後肥胖、有婦科癌症家族病史、服用僅含雌激素或其類似物成分的藥物或補充劑、罹患糖尿病等因素。

國健署強調,目前尚無國際科學實證有效篩檢子宮內膜癌的工具。子宮內膜癌常見的異常症狀包括: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若出現上述症狀,應儘速就醫,並遵循醫師指示進一步檢查,接受專業診斷並及早治療,阻斷疾病進展。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貧血不是小事! 他「從潰瘍到癌症」層層揪出多發性骨髓瘤

免花錢!預防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日常「四大護眼食物」就有效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健康匯流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