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00929 告五人演唱會 妙天

海洋小小兵出發! 管碧玲:公民科學家助臺灣海洋保育未來

今傳媒/今傳媒 李祖東 2024.10.26 15:20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今(26)日在中央研究院舉辦「出發了!海洋小小兵——海洋公民科學嘉年華」活動,並同步發表海保署112年「解密海洋,看見未來」計畫的六個獲選計畫執行成果。海洋委員會指出,彰化雲林32位漁民朋友不到一年就貢獻了1263筆海洋科學資料!是海洋公民科學家最好的見證。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強調,將推動海洋公民科學普及,讓全民投身海洋公民科學與保育領域,每個人都是海不可或缺的洋小小兵。

管碧玲表示,海洋公民科學家的普及,可以促進海洋意識及海洋素養內化,並共同建立更完備的海洋資料庫,強化海洋資源監測,也進一步提升大眾對海洋環境的關注與保育意識。管碧玲說,目前在眾多的海洋工作中,除政府與專家學者,仰賴環保艦隊、觀察員、潛海戰將、NGO等關鍵民力。期待每個人都能夠為海洋保育工作貢獻己力,並導入科技協助海洋保育及海洋汙染防治,讓美好的海洋擁抱我們。

海保署指出,以獲選計畫中的「追尋龍紋鱝的蹤跡」為例,來自雲林與彰化地區的32位漁民朋友,作為不可或缺的公民科學家,自112年7月至113年9月底,共提供高達1263筆資料。龍紋鱝被世界自然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極度瀕危物種,過去對其了解相對有限。透過公民科學家的數據回報,不僅填補了過去研究的空白,更為臺灣首次建立了龍紋鱝的成長參數,為未來相關研究與保育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礎。

參與計畫的協會理事長李平順表示:「作為漁民,我們每天在海上工作,親眼目睹海洋生態的變化。參與這項計畫讓我們能協助科學家蒐集有關龍紋鱝的珍貴數據,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自己在海洋保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海保署強調,近年來公民科學家已成為政府、學術界與NGO在生態調查上的重要支持力量。透過公民的參與回報,能更清楚了解臺灣周邊海域的生物多樣性及熱點,有助於政府評估並投入適當的資源。

海保署表示,公民科學計畫的成功離不開公民、科學家和政府部門的共同合作。海洋保育需要全民的參與,未來海保署將持續舉辦相關講座與推廣活動。透過公民科學計畫,不僅能增進民眾對海洋的認識,更能凝聚社會共識,共同守護我們的海洋家園與臺灣的海洋生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