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nba 天氣 mlb

移動白盒子計畫〈汩汩之島-原鄉•異景•流變〉今10/25開幕

觀傳媒/ 2024.10.25 21:23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誰說展覽只能到藝文場館內參觀?中興大學直接將藝術場域搬進校園!中興大學與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順益台灣美術館合作,在黃海鳴老師、趙欣怡老師共同策展下,自10月25日至11月3日,結合校內多個單位共同籌辦「移動白盒子」計畫,以〈汩汩之島─原鄉・異景・流變〉為題,進駐興大人文大樓前戶外廣場,期間也將舉辦兩場專題講座,設置相關書籍展示區等,達到藝術近用與美學閱讀延伸。


▲策展人黃海鳴老師(右)與趙欣怡老師(左)。
(圖/記者廖妙茜拍攝)

自十九世紀以來,「白盒子」(White Cube)一詞常被用來指涉現代主義式的美術館展覽場。這樣的展場,大部分展牆都是白色的,而觀者在這樣一種「白色立方」中觀賞作品時,往往會產生安靜、專注且具有儀式感的凝視。現在順益台灣美術館將翻轉此一刻板印象,透過海陸運貨櫃改裝設計的活動展示設施,將藝術展示場域移動到各城市中心。


▲「移動白盒子」展覽即日起至11月3日在興大人文大樓前廣場展出。
(圖/記者廖妙茜拍攝)

原住民族在臺灣這座島嶼上活動已有約八千年之久,從原生土地的概念,臺灣是原住民的原鄉,卻也是如今漢人移居後的原鄉;歷經數個世紀至今,來自各地的新移民,更型塑出臺灣多元種族融合的社會結構。策展人希望將這樣的變遷透過藝術展現,因此將白盒貨櫃帶進中興大學校園,主動貼近藝文愛好者,其中精選22件典藏畫作展出,從原住民人物肖像畫開始,逐步跟著藝術家進入其筆下臺灣地景風貌的轉變。

展覽規劃三加一的主題:(一)原鄉,透過原住民自身及漢人視角描繪各種族文化特色與節慶活動,作為種族融合的象徵。(二)異景,以無人物的臺灣地景為題,從藝術家的生長土地與移動中,拼湊臺灣地景面貌,是異鄉還是原鄉?(三)流變,在原鄉與異景的交錯視角中,多元人聲交融,如同湧出的河水「汩汩」水聲,不曾間斷。(四)特別與本展策展人趙欣怡老師「非視覺藝術轉譯研究計畫」合作,將藝術家張炳南〈臺中公園〉、賴高山〈吹笛者〉及伊誕•巴瓦瓦隆〈風中一家人〉三幅畫作進行觸覺紋理和口述影像轉譯,強調視覺之外的圖像理解,讓校內師生能學習運用多元感官,體驗人景、風景與心景,擴大藝術友善欣賞。

近年對文化平權、原民藝術的重視與推動,拉近了藝術與生活的距離,透過藝術看見不同時代及族群的生活軌跡或社會潮流,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珍貴的文化價值。期待透過本次行動展覽,開啟更多館校的合作機會,推動興大藝術與人文發展,觀者能從中發現臺灣作為一座文化融合之島,充滿多樣化歷史人文故事和風景,正等待大家開啟多重感知去探索體驗。 

熱門關鍵字:

新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