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人物專訪/台灣鐵道文學旅遊大師周鼎國

創新聞/ 2024.10.17 14:31

【創新聞 記者郭晉嘉/台北報導】鐵路與火車的發明縮短了城市與鄉村間的距離,台灣鐵路興築於清朝光緒年間,由巡撫劉銘傳籌劃、建設,這條鐵路係基隆港口經台北至新竹,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日本人接續完成西部縱貫線鐵道,與東部花東線等,一說起台灣鐵路歷史,台灣鐵道文學旅遊大師周鼎國的眼神就立馬亮了起來

與其他鐵道旅遊玩家不同,台灣當代人文史研究者周鼎國是撰寫並制定台灣許多鐵道文學故事主題的第一人,探究台灣鐵道旅行欠缺深度的主因之一,就是沒有文學故事當主題,因此,發展不出精緻的質感。「為什麼去到那座車站的旅客都是在找餐廳美食?而不是去欣賞如新竹、台中、嘉義、台南老車站建築之美」?

踏遍全台鐵道驛站的周鼎國為各鐵道歷史寫下篇章。照片由周鼎國老師提供。▲踏遍全台鐵道驛站的周鼎國,為鐵道歷史寫下篇章。照片中是彰化火車站內的扇形鐵道。(圖/周鼎國提供)

問題癥結,或許應回歸台灣建築教育的失敗,幾乎國人對這些有歷史的大車站完全沒概念,就只是單純視為交通用途,不懂得欣賞建築之美,這是多數台灣人的問題。所以,環島鐵路觀光幾乎都是在吃美食,然而,美食的確是旅遊的重點之一,只是「吃」卻佔據了大部份觀光客思維的80%,剩下的20%是住宿;而台灣鐵路歷史百年發生許許多多事件,多數國人卻未曾聽聞,遑論如何做城市行銷與大外宣?

台灣鐵道文學者也是台灣妖見錄作者周鼎國老師走遍個個鐵道驛站。照片由記者郭晉嘉拍攝。台灣鐵道文學者也是台灣妖見錄作者周鼎國老師走遍個個鐵道驛站。照片由記者郭晉嘉拍攝。

台灣鐵道文學百年,撰寫最多去填補空白的是鐵道文學旅遊大師周鼎國,為什麼想做這件事?周鼎國說,「因為當我寫下第一篇開始,我就是注定那個唯一能完成任務的人」;他接著說,你不覺得當ㄧ些大車站都有主題故事時,再搭配小的特色車站故事,這樣台灣鐵道不就有了靈魂嗎?

台灣妖見錄作者周鼎國老師第三度接受記者專訪。照片由記者郭晉嘉拍攝。▲台灣妖見錄作者周鼎國第三度接受記者專訪。(圖/記者郭晉嘉攝)

周鼎國思考的點超乎一般人認知,他是明道大學環境規劃設計所碩士,畢業後並未進入相關領域,而是選擇台灣最陌生的人文景觀設計,台灣各地故事的制定與文學地景的建構,這些在當代台灣人有能力做且能堅持下去的,大概只有周鼎國。「別人旅遊是吃喝玩樂,他旅遊卻是深入當地,探究人文歷史,並串連制定主題故事」。

記者問周鼎國,怎麼會有那麼多故事可以寫?「當地無形的力量指定帶領我去完成任務」周鼎國指出,他們認為只有我能勝任這個任務,所以故事畫面會源源不絕在腦海中出現,讓我看見」。周鼎國腦袋中的想像力、聯想力超乎常人,他說,家中收藏萬冊書籍,他每年至少閱讀200本書,但他讀書不是死記,是能活用創造新的觀點來應用,記者心中驚歎,「的確是奇才啊」!

「我並不是為我自己寫故事,我現在所做的ㄧ切,都是為了後代台灣人所做」周鼎國強調,台灣人文長期被忽視的結果,就是對這塊島嶼的過往ㄧ無所知,只知道賺錢、旅行到處吃;「未來,當台灣人文教育開始用文學去教導我們的下ㄧ代,台灣人才會更加珍惜與保護這些古老建築,因為它們是有故事的地方,而那些故事都是從我這兒去完成,這不是很好玩的事嗎?」

為了尋找已經廢棄的鐵道遺跡,前往四腳亭站附近山間調查。照片由周鼎國老師提供。▲為了尋找已廢棄的鐵道遺跡,周鼎國前往四腳亭站附近山林間調查。(圖/周鼎國提供)

周鼎國說,生命有長短,但文學故事卻能傳承千年,中國、日本、埃及、歐洲等國家,發展觀光都是靠著故事做大外宣傳,看看台灣政府在這方面到底做了什麼?難道只停留在放煙火、熱氣球與小鴨擺放等,短期吸引人潮炒作而不做長遠的規劃,實在可惜。

周鼎國為我們的島嶼留下許多無形文化資產,或許如他所說的,「未來大部分台灣創作者都是藉由我啟發,將繼續以台灣為主題努力創作下去」。

旅行並不是只有從這到那,如果可以看完周鼎國寫下的鐵道故事,跟著他所規劃的路線去走,興許能發展只屬於當地人文特色的特色觀光,並圍繞創造,以這一系列故事,發展商業產業鏈;周鼎國持續走在時代前面,為這塊土地辛苦耕耘著。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