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虛擬貨幣交易需求與國際趨勢,金管會宣布開辦「虛擬資產保管」的主題式業務試辦活動,開放讓銀行、券商申請,預計最快明(2025)年第1季上路。目前已有3家民營銀行表達意願,部分券商也頗感興趣。
國內虛擬通貨商業同業公會已經成立,再加上未來虛擬資產保管需求,金管會計畫推動金融機構進行「虛擬資產保管」試辦業務,並建議參考國際經驗,以提升風險管理和資訊安全的標準。
金管會表示,「虛擬資產保管」業務是指比特幣這類的虛擬貨幣,但不包括數位型式的新台幣、外國貨幣及大陸地區、香港或澳門發行的貨幣、有價證券及其他依法令發行的金融資產,也不包括實體資產代幣化RWA、NFT等。此試辦沒有限制門檻,主要是看銀行的安全性、風控是否妥善。
至於銀行「保管」虛擬貨幣的方式,金管會提到2種,第1是保管客戶私鑰,例如客戶手上一連串英數字,放入實體保管箱或存在USB中;第2是銀行業以演算法保管私鑰,但牽涉到技術與資安標準,風險較高,目前傳統銀行經驗不多。
而建議申請文件總計有7項,包括保管模式、客戶服務、法遵、組織分工與管理、安全性、資產隔離與財務會計制度。金管會指出,就國外而言,排在前位的是安全性、洗錢防制等,像是當錢包中有非法虛擬貨幣遭扣押時,是否會整個錢包都被扣押等。
金管會解釋,「虛擬資產保管」業務試辦規畫,將對外徵詢15天,期滿再修改業務說明資料,並發布何時受理。正式受理申請後,會給各業者1~3個月準備期,預計最快明年第1季試辦業務的首案就能實施。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