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在生命終點前一年1889,畫了兩幅「 貝魯勒峽谷」,十月與十二月各畫一張,尺寸同樣 73x92cm,都是現場寫生。梵谷習慣系列以探討方法作畫,同一時期不斷重複(不全同)畫一個主題數張,如向日葵、鳶尾花、臥室、麥田、吊橋、自畫像等,一直都是後世學者分析研究的焦點。然而,這二幅峽谷孿生畫,卻有獨特的探討角度與分析結論,本人試從心理學、色彩學、美學、市場價值,用一問一答方式,加以申論如下:
[caption id="attachment_82428" align="alignnone" width="762"] 圖一 貝魯勒峽谷 1889/10 73x92cm[/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82429" align="alignnone" width="760"] 圖二 貝魯勒峽谷 1889/12 72×92cm[/caption]一問:為何重複畫同一齷齪的廢棄礦坑一角落?
答:廢棄事物是一種頹敗的象徵,此二畫有如梵谷曾畫的破舊教堂、礦坑、農舍一般,呈現心理的負面效應。既是廢墟,反復關注描繪,無疑自掘墳墓,之後為自己立碑。
二問:沉重的黑藍色調大致同調,然而後者(十二月所畫)稍具紅褐色,有何象徵意義?
答:後畫稍具紅色,卻淪為淤血似的礙眼,有如凋謝花瓣似的哀傷。主題既然頹敗,雙重奏依然是沈痛,甚至更加哀傷不已。這系列不是實驗探討,而是心情低潮的寫照,梵谷起先悲痛萬分,最後雪上加霜,沉重哀傷。
三問:為何使用大量的扭曲狀線條,而毫無一根俐落的直線?
答:梵谷的多情執著個性,表現於畫,肯定不是高更的明亮、犀利、乾脆作風,其特色往往讓線條扭曲,顏色遲滯,令人感受到一股緊繃的壓力。此二畫正是線條徹底曲折,氛圍窒悶無依,畫家人生已經走到低谷。
四問:山徑上雙婦人,衣著和姿勢迥異,有何隱藏的密碼?
答:二畫中二婦人雖有些許差異,但在沉重的主題氛圍之下,並無太大的指涉。如同落葉,每片都是訣別,都是傷痛,點綴之餘,於事無補。
五問:十二月畫色調偏紫藍,十月畫色調偏鬱黑,作畫心態與情緒有何差異?
答:紫藍有一絲希望,鬱黑全無陽光。畫家作畫全憑情緒驅動,或許梵谷作此二畫時,前者多喝了一杯苦艾酒,後者躁鬱症嚴重一點。其症狀相同,病情稍異罷了。
六問:梵谷嘔心瀝血創作此二畫,請就後世投資收藏觀點,分辨其效果優劣、價值高低,並給與取捨決定。
答:前(10月)畫的微黃天空和鉻黃流水,確有醒眼和吸睛效果,較能賞心悅目,但也有些激盪,有些衝突。然而,後(12月)畫的灰色層次分明,藍色變化多端,不折不扣是梵谷招牌的的強烈表現,鮮猛暴烈,本人較為激賞與不吝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