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死亡,是父母留給子女最後的禮物!畢柳鶯教「3步驟」化悲傷為祝福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編輯部 2024.10.06 10:00


人生面離生離死別很正常,當摯愛的親人過世,我們該怎麼修復悲傷呢?衛福部台中醫院復健科資深教學醫師畢柳鶯於《如何好好告別生命》一書中,以經年累月的為病家諮詢,甚至親自到病家訪視,分享斷食往生、居家安寧、在宅醫療等案例,帶領讀者學習關於生命尊嚴的生死課,也增加對臨終照顧的知識與能力,對死亡有更健康的認知。以下為原書摘文:



一位朋友的父親在97歲的時候,因為老衰逐漸越睡越多,越吃越少,手足們都心裡有數,知道老父親來日無多。她是家中唯一的醫師,也知道這時候沒有必要送醫,在家自然善終就好。但是難免心中還是掙扎,是否應該到醫院去打營養針,說不定可以延長一些時日,最後她選擇不送醫。

我誇獎她的選擇是正確的,她卻告訴我:「父親往生後,有3個多月,心情很悲傷,也有自責,一直懷疑自己是否做錯了?」我聽了非常訝異,但也能理解這是為人子女喪父之痛的複雜情緒。自責是悲傷的一種表現,有些人歷時數月,甚至數年。要理解那只是「念頭」,不是事實,覺察此念頭出現,不抗拒也不批判,看著念頭來,看著念頭離去,不要被念頭牽著鼻子走就好了。



接納自己的悲傷

我公公失智插管臥床12年往生,先生當時沒有很大的悲傷,畢竟公公是得到解脫,從此自由自在了。不過每次先生提到當初不應該持續人工餵食強留公公,他總是心痛的說自己錯了,整個講述的過程哽咽流淚。這也是內在深處的自責,還好經過一次一次的訴說,得到了化解。

家父92歲無疾而終,家母83歲斷食善終,我沒有經歷任何的悲傷情緒,只有一點點的沉重。我甚至無法想像其他人在父母過世後,會那麼悲傷?我想來想去有兩個原因,主要可能是因為我娘家從來不避諱死亡,把死亡當成人生自然的過程,我們都覺得生命的品質比較重要,生命的長短相對沒有那麼重要。

我們對死亡沒有未知的恐懼,我弟弟覺得死亡什麼都沒有了,我和妹妹覺得肉身死亡,靈魂永生,必定是到一個好地方繼續修行。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我的父母家教很嚴,從小對我只有批評、打罵,他們沒有時間或是不懂得如何陪伴小孩,所以我一直覺得我的成長過程沒有感受過父愛和母愛。父母絕對不可能不愛孩子,我只能說他們疏於表達,或者是我對負面批評和說教太敏感,而無法感受父母未明示的親情。

我想表達的是,每個人的悲傷與不悲傷可能各有其背景因素與性格因素,就算是同一對父母所生,每個子女與父母的親子關係也完全不同。沒有什麼對與不對,就如實的接納吧!

這幾年我接觸的個案中,主要與我聯繫的感覺都是家中最負責任、最有勇氣的人,且以女性佔大多數。有些人會抱怨為什麼手足那麼多,只有她 他一個人在扛責,其他手足既不出錢、也不出力,甚至請他們來探望父母都不肯。

我感覺她們願意承擔,但是「不甘心」,這種情緒帶給她們很大的傷害。「不甘心」的背後,其實是手足的表現未符合她的「期待」。我總是解釋,每個子女與父母的親緣不同,你若是做得到開個家庭會議,討論大家如何相對平均的分攤照護責任,就去推動。

如果做不到,也只好認了。既然要做,不如心甘情願的做,對身心比較好。確實是如此,雖然是同一對父母生的,每個手足的資質不同,人生際遇不同,與父母的感情、緣分也都不同,這種事情如何尋求公平?你如何期待「他人」該怎麼對待他的父母?放下,是對自己最大的慈悲。

我相信喪親以後的悲傷也是每個人都不同,也許最常在照顧的子女因為長期的陪伴,心裡沒有遺憾,所以比較不悲傷。但是非常可能,就因為付出最多時間、心力,比較親密,感情比較深,反而更悲傷。這就是愛的代價,這就是人性,只能接納。自己的悲傷要靠自己來處理,這倒是一定的。



要先走進悲傷,才能走出悲傷

有位老師的一句話我印象深刻:「要先走進悲傷,才能走出悲傷。」如何走進悲傷?找人談話、說故事、看過往照片、整理故人遺物、寫信給往生者,這些過程都會觸動情緒,那時候要善用這個時機,去感受那個情緒,讓情緒出來而不是壓抑掉,然後好好的陪伴那個情緒。情緒一旦被看見了,能夠流動,才有機會走過那個情緒。

若是反過來去壓抑那個情緒,情緒深藏在身體裡,還可能會長大。周而復始的重複練習去看見、感受、陪伴、接納、轉化,就可以逐漸走出悲傷。過程中少不了眼淚,眼淚是愛,流淚是好事。悲傷也是愛,悲傷不是壞事,我們可以化悲傷為祝福!

雖然如此,如果悲傷影響到生活、睡眠、情緒、人際關係,那麼也要懂得向外求助。能夠找到很好的心理諮商師當然是最上策,但是費用最高。其次是參加悲傷療癒的身心靈課程,上課中可能經由老師的引導得到一些療癒,也會學到方法自己繼續練習;這要靠緣分,知道哪裡有適合的課程。再其次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免費的悲傷療癒影片,從專家的演講或者課程中學習。

還有一個方便的資源是書籍,市面上講述喪親的悲傷療癒書籍非常多,自己去翻閱,尋找最符合需要、最有共鳴的書籍,也可以得到幫助。

《論哀傷:帶領你走向療癒的情緒、靈性與心理旅程》(On Grief and Grieving: Finding the Meaning of Grief Through the Five Stages of Loss)是這方面的經典著作。作者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媽媽死了,我很難過,但我還是可以有快樂。」

也許很幸運的,並沒有那麼嚴重的悲傷,有很多人說父母的過世是給兒女最後的禮物,是我們成長的一個契機。珍.賽佛(Jeanne Safer)博士出了一本書叫《死亡的益處:失去父母,是我們二度成長的機會》(Death Benefits: How Losing A Parent Can Change An Adult's Life: For The Better)。她提出收穫死亡益處的3步驟:

  1. 建構父母的生命故事,盡量保持客觀,把它寫下來。
  2. 盤點父母的人格特質,精密的分析,決定要保留和捨棄哪些。
  3. 尋求有助於你發掘死亡益處的人與事,來支持你打算進行的改變。

我發覺前面2個步驟在父母亡故之前就可以進行,這樣有助於客觀的以「一般人」的角度來看待父母,可以有效的減輕家庭創傷,避免留下沒有與父母和解的遺憾!

(本文摘自/如何好好告別生命:《斷食善終》3,一百九十個台灣個案接觸經驗、十八個故事分享,斷食自然往生的執行步驟與觀念釐清,臨終者最需要的善終指引/麥田出版)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