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AI與大愛醫療、教育應用 王本榮執行長

慈善新聞網/ 2024.09.17 13:46

2024年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第三日,慈濟教育志業王本榮執行長為全球人醫菩薩分享「AI與大愛醫療與教育應用」。

  2024年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第三日,上午在花蓮靜思堂講經堂的最後一堂課,由慈濟教育志業王本榮執行長為全球人醫菩薩分享「AI與大愛醫療與教育應用」。王執行長首先向全球慈濟家人和人醫菩薩道早安,他感恩今年的年會主題,讓眾人吸收到很多AI知識。「把AI跟愛結合的首先就是我們大愛臺(DA AI),這樣的連結,相信大愛臺能夠讓世界亮起來!」

  現在進入全球化、科技化的時代:「TIE ERA」,TIE的T是科技(technology),指得是機器人、網際網路,以及現今受到全球重視的AI;I是創新(innovation),指我們需要機會、挑戰、改變;E是Education,代表需要主動學習、終身學習,才是AI時代最正確的教育。

  王本榮執行長簡述AI的歷史,從1950年代的人工智慧之父圖靈,2016年舉世矚目的Alpha Go打敗世界圍棋冠軍,到2022年Chat GPT使用語言對電腦下指令,進入電腦說人話的時代。其實在歷史過程中,都是科技在改變歷史,例如人類發明的肥料、印刷術、指南針、電腦、手機、電器用品,全部改變歷史,王執行長提醒:「但是科技不是未來,而是帶你到未來的工具。所以在AI的時代,你必須有看到未來的能力,更要有強大的執行力跟整合能力。」

王本榮執行長表示,利用AI擴充能力,增強人類福祉,是醫療人員的使命。

  回到醫療主題,王本榮執行長分享僧璨大師的《信心銘》,可讓醫療工作人員警惕自己。「至道慈難,為嫌揀擇」是平等心,當醫師要眾生平等;「但莫憎愛,洞然明白」,醫療從業人員需要有同理心;「毫釐有差,天地懸隔」,對於診斷病人疾病和醫學科學要有精進心。

  當AI連結醫療產業,可以預見「未來醫生」即將到來。王執行長提到,AI加入診斷時,影像輔助診斷一定比人類醫生更精準可靠,用於遠距醫學診斷也可解決醫療資源不均問題,照顧到更多偏鄉地區的民眾。現今推動以實證醫學治療、管理及預防身心疾病,AI也可以透過軟硬體結合,打破時空、減少醫療支出,進行個人化醫療。更因為AI能快速分析大量基因、蛋白質及病理資料,可以設計新的分子結構、優化化學反應路徑,提高合成速度及效率,快速準確篩檢藥物,大幅提升藥物的研發。

  若是配合達文西機械手臂,也可以減少手術空間死角,並有更高的記憶準確度。除了治療型機器人,目前也有穿戴型機器人,能夠做預防醫學的快速治療。長照方面也可以搭配服務與協作型機器人,因此AI在醫療上有很多的貢獻。

人醫學員用手機記錄自己想留存的課程內容。

  AI與教育應用的部分,王本榮執行長表示,現在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不好的時代,因為現在的科技文明達到最高峰,卻也是環境生態被破壞、人性扭曲最嚴重的時代,所以老師要培養出能「深觀」認清實相、「廣行」解決問題的學生,才能把AI用在正確的方向,除此之外,還需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獨立思考、創新求變、資訊溝通、生活適應」等能力。王執行長補充,其實身處AI科技嶄新的時代,壓力更大、步調更快,更容易讓人患有憂鬱症,因此,品德教育也很重要。

  其實AI本身就是個人化教學最好的助手,有助於提倡自主學習,同學要有成長性的思維,不斷開闊自身視野(Vision),保持熱情(Passion)並付諸行動(Action),與其抗拒AI不如擁抱AI,透過妥善運用增強潛能。要善用AI啟動新教育,其實老師也需要改變,師長們必須從「業師」變成「人師」,使用前AI先學會「愛」。

  王本榮執行長最後分享大腦的構造與功能,提醒全球人醫菩薩「轉識成智,開迷起悟」。回到醫療的核心價值,醫療工作者要有3C:Cure(診療-守護生命)、Care(照顧-守護健康)、Comfort(膚慰-守護愛),以AI結合BI(Buddha Intelligence,佛陀的智慧),用AI擴充能力,增強人類福祉,這是醫療人員的使命。

  王執行長的結語:「大家都是有福報的人才能造福,特別是我們人醫會,我們是『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當我們火在一起,我們就伙在一起』,結合四大志業、完成人醫會的使命,我們有機會造福真的要謝天謝地,也要互相感恩。感恩上人創造人醫會!感恩大家!」

(撰文:林芷儀,攝影:徐金生、留榮松)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