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京華城 摩羯颱風

民意大聲公/別讓孩子沉迷手機(鐘重發)

獨家報導/獨家報導 2024.09.04 11:45
圖/pexels

鐘重發/空大講師

日前兒童聯盟公布的「台灣兒少社群媒體影響概況調查報告」,發現台灣兒少平均10歲就擁有專用手機,平均每天使用逾4小時,假日更高達7小時。令人擔憂的不只是兒童長時間使用手機對視力與姿勢的影響,更擔心經過漫漫暑假後回到學校後的孩子,能不能收心?能不能安坐課堂學習?如何擺脫網路沉迷和易怒的情緒?該不該擔心社群媒體網路霸凌?

讓10歲的孩子就擁有專屬手機,是誰最該負責任?當然是家長,因為孩子的手機都是家長給的,雖然每個孩子都說有使用手機的需求,孩子說有手機可以查資料、問同學功課、方便和聯絡爸媽、到便利商店買東西等。而且孩子也都保證上課的時候不會拿出來,會妥善保管、在校不會玩遊戲…。但孩子真的能這麼守規矩嗎?孩子和有手機的同學們哈拉久了,會不會由量變發生質變呢?

兒福聯盟說,本次調查對比國外研究發現,台灣兒少沉迷社群媒體的情況,較其他國家兒少更為嚴重。台灣有超過2成的兒少,常因為想使用社群媒體而忽視其他活動,也有超過5成6的兒少,曾在網路有過負向經驗,包括曾和同學、朋友吵架;反覆追求或接收各種社交資訊;因害怕錯過朋友的動態,而產生焦慮和不安。兒福聯盟推估,孩子有心理、情緒不當的情況,甚至比疫情間更嚴重。

絕大多數孩子,在有手機之前信誓旦旦說一定不會沉迷,但多數的孩子都會陷入手機即時的聯繫與聲光誘惑,同學的IG、明星的限動、網紅的發表都比老師上課還生動有趣,更別說同學的line訊息,如果沒有即時跟上,很可能就被甩出群外。通常孩子在擁有手機不到3個月的時間,使用手機的時間,就會超出在擁有前和父母的約定,父母若無法及時的溝通、管理、約束,並重新確立約定與制止條款,不用多久父母就節節敗退並常與孩子發生衝突了。

讓孩子過早使用手機,不但是個別家長的不盡責,更是集體社會的疏失。從小起,許多家長就以手機餵養孩子,在外食餐桌上小孩「吃手機」的時間,比吃飯的時間長得多。沒有了手機的餵養,還有幾個家長有能讓孩子,安坐在餐廳吃一頓飯。一些沒有耐性的家長就拿手機給小孩,以求安穩的吃頓飯,因此小孩習得如何向父母討得手機伎倆,而父母也在逐次退讓中,最後雙手一攤說「我沒有辦法!」、「我管不了孩子玩手機!」。但父母真的無能為力嗎?

如果,父母能夠多陪孩子,常帶孩子到圖書館一起閱讀、聽故事,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與興趣;如果,父母經常和孩子從事戶外的爬山、騎車,到公園溜滑梯、騎滑板,到球場打籃球、丟棒球,到游泳池游泳、沖水,讓孩子養成喜愛運動的習慣與興趣;如果,父母讓孩子多多參加舞蹈、鋼琴、跆拳、圍棋、捏塑、畫畫等才藝學習,孩子能夠在實體玩耍中獲得樂趣,能夠在各項學習中獲得進步與成就感,就較不會心繫網路遊戲和社群媒體,不需要依賴手機。

輔導過鄭捷的基督教更生團契總幹事黃明鎮說,鄭捷沉迷網路遊戲,一天埋首網路虛擬世界17小時,腦袋裝的都是虛擬東西,缺乏現實感、不懂真實世界,活在自己世界裡,完全看不到對生命的尊重……。不是每個網路成癮的兒少都會成為鄭捷,不過當今許多兒少過度使用手機、沉迷網路遊戲,的確產生許多現實生活中的後遺問題。而且兒童、少年手機通訊使用不當,經常衍發同儕的各式霸凌與焦慮情緒,校園手機使用對兒童與青少年來說,應是弊大於利的。

別讓孩子的生活除了學校功課之外,就沒有其他事情可做;別讓孩子空餘時間,除了想刷手機外,就不想做其他事情了。若孩子只依賴手機和網路遊戲、社群媒體來彌補心靈的空虛,大概就成癮與病態了。預防重於治療,在開學之時,父母當多花些時間陪陪孩子、聽聽孩子,別讓孩子只能與手機為伴而形成依賴與成癮了。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民意大聲公》歡迎投稿建言,以1000字為限,惟無稿酬,來稿請註明《民意大聲公》;另《名家專欄》徵能拚流量好手,字數不限以篇計酬;本媒體有准駁權利,來稿請寄:[email protected]


更多《獨家報導》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