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是一位務實主義者,在黨內曾經三起三落。 他生前曾多次警告說,黨的領導層“要警惕右, 但主要是防止左”。如果鄧小平的繼任者能聽從他的警告,將工作重心重新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去實現中國的現代化,那會是讓鄧小平最欣慰的事。(圖/取自網路)
作者/王向偉
自從8 月 22 日我和成千上萬中國人一起紀念鄧小平誕辰 120 周年以來,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這個問題既有感情色彩和修辭表達的意思,更具有重要性和現實意義。
今天的中國人要感謝這位身材矮小的改革派巨人,他結束了中國自我封閉的狀態,在 20 世紀 70 年代末啟動改革,讓民營經濟蓬勃發展,並同時向外資開放,為中國的經濟騰飛鋪平了道路。
如今,中國再次站在十字路口,人們對國家的發展方向和經濟狀況普遍感到擔憂,因此紀念鄧小平更具有特殊的意義。
鄧小平於 1997 年逝世,享年 92 歲。如果他看到中國經濟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定會感到欣慰,但不會感到驚訝,因為他之後的歷屆領導人都誓言要繼承他的遺志,發揚光大他的理論。
8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率領黨政高官舉行盛大的儀式,緬懷鄧小平,並盛讚這位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同時也稱他是一位偉大的國際主義者,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誓言將繼續推進鄧小平開創的事業,並將他的理論應用于解決現實問題。
但是,鄧小平可能會沮喪地發現,他理論中的一些重要原則已經被拋棄和遺忘。
當時,鄧小平深刻地意識到毛澤東時期的極左政策(包括階級鬥爭)的破壞性後果,敏銳地提出了 “不爭論”一詞,結束了在引進西方管理理念和技術或發展私營經濟是姓社還是姓資的持續爭論, 從而使中共的重心集中在發展經濟上。
1989 年天安門事件以後,中國再次站在十字路口,極左思潮捲土重來,以維護國家安全和防範西方勢力推動的和平演變為名,試圖推翻鄧小平推行的改革開放政策。
隨後,鄧小平在 1992 年進行具有歷史意義的 “南巡”,期間他多次表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決不能動搖,要管100年。
這種務實的態度確保了中國在短短 30 年內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遺憾的是,鄧小平極力試圖埋葬的毛澤東時代的那些永恆主題--意識形態鬥爭和狂熱--又死灰復燃了。
他關於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指導思想,在30年後的今天已鮮有人提及,安全已成為最重要問題。
他的 “實事求是 ”的真知灼見,生動體現在 “不管黑貓白貓,只要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這一民諺裡,早已被顛覆。相反,如今中國的政治和決策過程是由意識形態驅動的,這引起了在中國的外國投資者和私營企業家的極大擔憂。
在中國的對外關係方面,中國領導人早已放棄了鄧小平的另一個箴言--“韜光養晦,轉而公開與美國及其盟友在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上發生衝突。
中國領導層的支持者們認為,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在國際舞台上大展拳腳、有力保護自身利益的時機已經到來,尤其是因為以其實力,已無法再低調,更何況美國已經不再把中國視為弱小貧窮的國家,而是將其視為最強勁的競爭對手或世界上最大的威脅。
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鄧小平不會贊同當前某些人推崇的那種狂妄自大,妄自菲薄的新說法:“東升西降”, 公開鼓吹西方的衰落不可逆轉。
其實早在 20 世紀 50 年代毛澤東也曾宣稱 “東風壓倒西風”,暗示社會主義的力量正在壓倒資本主義的力量, 但實際情況確是大相徑庭。
這種以意識形態為導向的世界觀會讓中國失去朋友,疏遠世界各地的許多人,尤其是西方國家的人民。
無須諱言,當年鄧小平採取開放政策將中國引向正確軌道時,中國實際上就是向西方國家開放,而西方國家也帶來了投資和技術。
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經濟體,是120個國家的最大交易夥伴,但西方國家仍占投資和貿易的很大一部分。
在與中國 “脫鉤 ”的呼聲甚囂塵上之際,中國政府正在明智地尋求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方式和方法,以此來反脫鉤。 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國對西方交易夥伴釋放出和解的信號,以化解貿易緊張局勢,並在國內安撫民營企業家。
但是,中國的領導層在國內外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懷疑,部分原因是中國的公共話語似乎仍然被極左的言論所劫持,這種論調以國家安全和愛國主義為名,極力鼓吹狹隘的民族主義言論和助長排外和仇富情緒的蔓延。
鄧小平是一位務實主義者,在黨內曾經三起三落。 他生前曾多次警告說,黨的領導層“要警惕右, 但主要是防止左”。
如果鄧小平的繼任者能聽從他的警告,將工作重心重新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去實現中國的現代化,那會是讓鄧小平最欣慰的事。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王向偉,出生於東北吉林。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士、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新聞學碩士。
有30多年媒體從業經驗。曾任《中國日報》記者,後在英國留學和工作。1994年加入香港英文報刊《東快訊》任記者、編輯。1996年加入《南華早報》,2007年晉升為副總編輯,2012年出任總編輯。
2016年起擔任《南華早報》編輯顧問,於2022年10月底告別,2023年開始在香港浸會大學任教,「重回香港踏上新聞教育的新征程,為所鍾愛的新聞事業教書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