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俄烏衝突》庫斯克突襲:大國政治的陰謀博弈/魯云湘

台灣好報/ 2024.08.22 13:15
▲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俄羅斯空軍基地。

魯云湘(自由撰寫家)

烏克蘭對庫斯克的突襲行動,早已超越單純的軍事攻擊範疇,而是大國之間政治博弈的場域。初期,烏軍希望透過突襲行動,以轉移俄羅斯的軍事注意力,迫使俄軍調動兵力前往庫斯克。然而,俄軍並未被牽制,反而以轉進的名義,對頓涅茨克的烏軍據點發起了夏季攻勢,顯示出其在多戰線上仍掌控主導權並具主動性。

此外,俄國將烏軍的行動定義為恐怖攻擊,這一策略除了塑造受害者形象,凝聚國內外的支持,也為進一步行動提供了合法性。俄軍不僅能藉此名義,統一庫斯克的軍政管轄權力,因為俄國的軍事與政治管轄權,是區分的非常明確的。而此舉,更無需遵守《日內瓦公約》等國際法中的俘虜善待條款,可直接以打擊恐怖份子名義,以達到消滅烏軍部隊的戰鬥目標。

反觀烏軍,不僅未能控制庫斯克州,還承受了重大損失。這反映出北約與烏克蘭之間在戰略協同上的不足,使烏軍在前線面臨更大的壓力。近日烏克蘭向歐盟提出,將境內的烏籍工人遣返參戰的請求也遭到拒絕,進一步顯示出其在國際政治中的困境。

而此次行動,極有可能是北約對俄國的一次戰略試探,觀察俄軍在面對入侵時的反應,特別是普丁是否會使用戰術性核武。然而,俄國將此次事件定義為恐怖攻擊,這一操作不僅扭轉了局勢,還巧妙地爭取了國際社會的支持。國際社會雖然對此有不同的聲音,但總體而言,俄國成功利用這一策略,鞏固了其國內外的支持力量。

整體而言,這場突襲行動未能如烏克蘭所願地削弱俄軍,反而成為俄國展示其戰略智慧的契機。普丁不僅成功在烏東地區的戰線上保持主動,還以「恐怖攻擊」之名,巧妙化解北約可能的試探,並藉此鞏固國內外的支持。這場大國之間的博弈,不僅是軍事力量的較量,更是策略與謀算的對決。在這場陰謀重重的較量中,不僅讓我們看到俄國展現出其深謀遠慮的一面,更再次提醒世界,大國間政治的複雜與險惡。(圖片翻攝畫面示意圖)

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評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