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京華城 摩羯颱風

斷食善終=餓死?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畢柳鶯從「自然死」臨床案例告訴你:什麼是斷食往生

良醫健康/ 畢柳鶯 2024.08.16 09:00


臨終的病人減少飲食,可以讓臨終過程更平順,因為病人的身體無法消化、吸收營養和水分,這也成為安寧緩和治療的重要準則之一。

斷食(fasting)在人類歷史由來已久,在遠古時代人類靠著打獵或者採集野外果實、葉子維生,獵人們合作捕到獵物,族人一起分享;食物短缺的時候,大家一起挨餓,飽餐是偶然,飢餓是日常。飢餓不全是負面的感受,適當的間歇空腹,讓人們因此更能享受食物的美味,也不會因為飲食過度而有各種慢性病。

數千年前人類由遊牧生活改為群居村鎮,經營畜牧業、農漁業,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只吃一餐或者兩餐,過午不食,都是常態,僅有些皇室貴族能夠飽食終日。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之後,人們開始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有了電燈、有了夜生活,才有了一日三餐的習慣。所以早餐是breakfast,中斷(break)長夜的空腹(fast)。

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現在,科學證明每天至少要有十二小時以上的空腹,讓腸胃有足夠的時間休息,對身體健康是非常必要的。一六八斷食法(十六小時不進食,進食在八小時之間)、甚至是二二二斷食法(每日只吃一餐)都有實踐者。然而台灣醫院裡依賴人工餵食管的臥床病人,每天上午六點到晚上九點,每三個小時餵食一次牛奶,一天吃六餐,假如每餐需要三個小時才能消化完,那麼他們的腸胃一天當中只有六個小時是休息狀態,有十八個小時在工作。一直承襲舊習慣開立處方的營養師、醫師們,可曾思考過這符合生理需求嗎?

回顧希臘、羅馬、埃及的歷史,佛教、基督教、伊斯蘭等各種宗教的儀式,都有提到間歇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的習俗,斷食可以讓神識清明、身體潔淨,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或者親近神明。西元七世紀中國唐朝開始流行辟榖斷食法(斷食數日,只喝水),到現代還在台灣盛行,是一種修行,也是為了養生。

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於西元前四世紀就曾利用斷食法來治療疾病。中世紀以後斷食治療疾病的典籍越來越多,到了二十世紀斷食療法已經成為顯學,不論是西方還是日本都有相關書籍和文獻出版。弘一大師於一九〇六年至一九一一年間留學日本,就看到日本有不少斷食療病的書籍。一九一七年他根據日本雜誌的文章解說前往寺院斷食二十日,留下斷食日記。他對好友夏丏尊形容斷食是「精神界的開荒」。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書店裡整排的書籍在談斷食排毒、斷食減重、斷食治療三高、斷食延緩老化、斷食抗癌、斷食預防心血管疾病,許多身心靈的課程也搭配斷食與冥想。斷食不是洪水猛獸,斷食有益身心。尚無飢餓感,只因為時間到了就進食,加上飲食過度、運動不足,反而成為現代多數文明慢性病的主要肇因。

「斷食往生」這個名詞,我於二〇一三年首度在日本中村仁一醫師的《大往生》一書看到。書中描述了自古以來人類老衰重症末期都是不吃不喝自然往生的。行醫四十年來看到醫院裡無法進食的老衰重症病人都插了鼻胃管,習以為常,積非成是,竟然不知道一九六〇年人工餵食管發明以前,人類都是斷食往生走的。在動物界,所有的動物在蛻變的時候以及死亡以前,都是不吃不喝數日或數週後像枯葉飄落般自然安詳的走了。死亡是生命轉化的一個過程,不吃不喝才是自然的

人工餵食管的發明本是為暫時無法進食的病人提供營養之用(如早產兒、腦中風病人),長期的使用干擾了人類自然往生的機制,一九七〇和八〇年代西方醫界很多先進提出警告:醫療的目的本是為了拯救生命,如今變成用來延長死亡的過程,只要醫師不放手,病人就死不了。在歐美國家陸續出現許多訴訟的案例,家屬要求撤除維生系統讓他們的家人可以自然離開,不要靠者維生醫療過著生不如死、品質低落的日子。這些病人都成為醫療史上的名人,因為他們的犧牲,他們家屬的努力,催生了各國的自然死法案:病人可以事先預立醫囑,當生命末期治療無效時,選擇不給予或撤除維生醫療,同時免除醫療團隊的急救及治療義務。若病人未預立醫囑,因傷病失去行為能力時,則其監護人、醫療委任代理人、家屬可以代為作醫療決策(代理決策),撤除無治療效果的維生醫療。(註:我國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和《病人自主權利法》也有類似的保障。)

二十世紀下半葉,越來越多文獻、書籍建議臨終的病人不要作過度的醫療處置,只提供舒適治療,這就是安寧緩和醫療的由來,安寧緩和醫院和病房陸續在世界各地設立(一九九〇年馬偕醫院設立了台灣第一家安寧病房)。臨終的病人減少飲食,可以讓臨終過程更平順,因為病人的身體無法消化、吸收營養和水分,這也成為安寧緩和治療的重要準則之一。

二十世紀晚期有越來越多的文獻建議失智症、漸凍症、帕金森氏症、小腦萎縮症等退化性疾病的末期,當病人無法吞嚥,通常身體功能也已經嚴重退化,應尊重病人的自主意願,不要以人工餵食延長其嚴重失能、低品質的生命。改用舒適餵食(Comfort Feeding Only)提供安全的進食,讓病人可以吃喝到最後一口,然後自然的死亡。當然,如果病人願意繼續接受人工餵食(包含維生治療),也會獲得尊重。

與此同時,西方醫學文獻逐漸出現自主斷食/自主停止飲食(Voluntarily Stopping Eating and Drinking, VSED)的個案報告,許多罹患退化性疾病或失智症的病人在病情還未惡化到末期,趁著尚有決策能力的時候進行自主斷食往生,避免落入晚期痛苦、失去尊嚴而沒有品質的生命階段。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四日美國著名的自由主義學者史考特.聶爾寧(Scout Nearing)因為老衰,自覺擁有幸福而充實的一生已經足夠,在百歲生日之際斷食,只飲用少量果汁和水,在妻子陪伴下於一個月後安詳往生。

一九九七年荷蘭的調查研究發現,百分之八的死亡人口在死亡前有七天以上沒有進食和進水(排除老衰重症末期自然不吃不喝的案例),其中百分之六是因為撤除人工餵食管(停止無效醫療),百分之二是病人有意識的自主斷食以加速死亡。經過持續四年的追蹤,發現這是一種穩定的趨勢。荷蘭皇家醫學會(Royal Dutch Medical Association)於二〇一四年在該學會網站公布「自主斷食臨床指引」(“Caring for people who consciously choose not to eat and drink so as to hasten the end of life”,共五十頁),供免費下載,並提供英文版。雖然荷蘭已經實施安樂死法,但是每年仍有百分之一到二的死亡人口,經由自主斷食死亡,其中將近一半是沒有通過嚴格、費時的安樂死審查者。因此,即使在荷蘭安樂死已經合法,自主斷食仍可視為安樂死的替代方案

二〇一六年美國的安寧緩和科醫師提摩西.奎爾(Timothy Quill)與幾位重視病人生命臨終自主權的專家,在西雅圖大學法學院舉行「以自主斷食加速死亡:臨床,法律,倫理,宗教,以及家庭觀點」研討會(Hastening Death by Voluntarily Stopping Eating and Drinking: Clinical, Legal, Ethical, Religious, and Family Perspectives)。之後,這些專家們在各自的領域推廣自主斷食,協助病人在家中或安寧緩和病房進行自主斷食。二〇二一年將大家的經驗與討論,整合、集結成一本專書《Voluntarily Stopping Eating and Drinking: A Compassionate, Widely Available Option for Hastening Death》,二〇二三年中譯本《自主斷食:慈悲而尊嚴的善終選擇》在台灣出版。這本書以漸凍症、癌症和失智症的八位病例來討論自主斷食在法律與倫理方面的正當性與爭議,也對自主斷食過程所需要的臨床照顧作了說明。

二〇一七年美國的菲利斯.沙克特(Phyllis Shacter)出版了《Choosing to Die: A Personal Story》(暫譯《選擇死亡》)講述她陪伴失智症丈夫自主斷食死亡的經歷,提供重要資訊以作為有同樣需求者的指引手冊,出版社聲稱此為世界上第一本自主斷食全程記錄的書籍。二〇二二年美國的女作家凱特.克里斯蒂(Kate Christie)出版《The VSED Handbook》(暫譯《自主斷食手冊》),直接標榜這是一本自主斷食的指引手冊。描寫她陪伴失智症母親自主斷食往生的個人經歷,從一開始的準備、作決定到執行過程,以及需要簽署的文件到參考資訊,都詳細列舉。非常巧合的,我描述母親自主斷食的書籍《斷食善終》,幾乎同時在台灣出版,是華文世界第一本書寫自主斷食的書籍。當時我並不知道美國已經有以上兩本著作。

由於《斷食善終》一書在台灣引起很大迴響,我開始接受需要斷食(自主停止飲食或終止人工灌食)才能得到善終的病人或家屬之諮詢。我回顧了醫療演變的歷史,並將協助五十位病人斷食自然往生的過程,結合臨終照顧的資訊,於二〇二三年出版了《有一種愛是放手》。第二本書出版後引起民眾和媒體界更大的關注,在醫界引起某些理念不同者的指教和質疑,但尋求協助的家庭快速增加,他們的經歷非常寶貴,促成我再寫第三本書作更詳細的說明。

基於一百九十個案例的臨床經驗,本書首先詳述兩個醫療死與十六個斷食往生案例的全程經歷,然後說明哪些病人適合或不適合斷食往生,並詳細闡述斷食往生的每個步驟,以及居家安寧、在宅醫療團隊和家屬的重要角色。期待促進社會與醫界對話,讓這個「拒絕醫療過度介入,還給病人自然死亡權利」的推廣善終運動,可以更為人所理解、接納並且合力推動。

本文摘自「如何好好告別生命:《斷食善終》3」,麥田出版。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陳宛欣

書籍介紹

如何好好告別生命:《斷食善終》3,一百九十個台灣個案接觸經驗、十八個故事分享,斷食自然往生的執行步驟與觀念釐清,臨終者最需要的善終指引
作者:畢柳鶯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4/06/29

作者簡介

畢柳鶯

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台中市立復健醫院院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目前擔任衛福部台中醫院復健科資深教學醫師。就讀小學時就感受到男女不平等、社會中的弱肉強食,因此喜好打抱不平。擔任復健科醫師是正確的選擇,養成不是只看見疾病而是全人照顧的素養。有感於許多國人因無效醫療而長期臥床,造成身心與經濟龐大壓力,近年來致力於推廣隨順善終文化。

喜歡藝術、旅遊、攝影與閱讀。二○一一年開始在部落格《阿畢的天空》撰文分享生活心得,累計六百多篇文章,著有《醫步醫腳印》、《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有一種愛是放手:《斷食善終》2,從第一手個案經驗、觀念迷思到法規醫療協同,拿回生命自主權,有尊嚴、無懼無憾的安詳離世》。

阿畢的天空:http://bee1955.blogspot.com
Email: [email protected]
Facebook:Liu-Ing Bih

相關著作:《有一種愛是放手——《斷食善終》2,從第一手個案經驗、觀念迷思到法規醫療協同,拿回生命自主權,有尊嚴、無懼無憾的安詳離世》《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


延伸閱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