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京華城 摩羯颱風

【慧龍專案】水下無人載具進入耐壓測試 將成潛艦作戰系統測試利器

上報/朱明 2024.08.11 18:40

國防部代號「慧龍專案」的水下無人載具測試平台,日前在蘇澳港進行下水測試,據了解,初步浮水與載具內設備運作測試,一切符合規範要求,接下來要進行水下耐壓測試,若通過測試,可望在今年底結案。未來該無人載具將規劃作為水下定位啟動系統、水下操雷、潛艦燃料電池等重要系統設備的重要測試平台。

配置近百噸級微型潛艇裝備 將測試萬象水雷啟動

據指出,慧龍水下無人載具測試平台過關後,就會安排測試中科院研製的水下定位啟動系統,該系統可讓萬象系列水雷坐底後進入休眠靜止時,並透過定位可知其有沒有受海流影響而移動位置,作戰前再啟動其水雷感應系統進入接戰模式;另該平台預留有魚雷管控制設備,未來亦可協助海軍在實施潛艦操雷射擊前的各項水下的測試項目。

代號「慧龍專案」編列36億6830萬元,是以前瞻及關鍵技術研究委由中科院從2020年到2024年建造大型水下無人載具測試平台,中科院的編列7億6500萬元的「XJ09125PF24-CS載具結構體設計、製造、裝備組裝暨測試支援案」,2021年3月15日宣布由龍德造船得到該標案,負責打造全長30公尺、寛3.6公尺,採雙殼設計(內壓力殼長度20公尺),高度包含帆罩頂為6公尺的無人載具;因內部裝置具巡航、聲納偵測等裝備,更重要有維生與環控設備,以及兩具魚雷管控制裝置功能,其基本的測評功能為近百噸級微型潛艇的配置。

「慧龍專案」水下無人載具測試平台,其基本的測評功能為近百噸級微型潛艇的配置。圖為海鯤潛艦。(台船提供)

模擬潛艦水下運作環境 燃料電池測試認證為關鍵

慧龍水下無人載具測試平台是透過特殊纜線與資料電纜,與壓力殼的各測試設備連結,讓平台放入海中不同深度,模擬潛艦在水下長時間運作的環境,分別進行各項設備組件測試,通過電纜線路的監控與數據分析,就可以明確認證設備與組件運用在潛艦的可靠度與其性能。

據了解,若慧龍測試平台過關後,國防部規劃該測試平台優先進行也是中科院研製的萬象系列水雷,所運用的水下定位啟動系統,測試該系統的穩定性與可靠度;另外,該水下平台未來測試的重點在於潛艦的燃料電池,因潛艦使用的燃料電池需承受長時間壓力,須有適當的測試平台來認證,該平台可模擬出潛艦環境可項係數,所以只要燃料電池通過在慧龍測試平台安全測試,基本就具備進入潛艦電池的門檻。

慧龍水下無人載具測試平台過關後,將進行萬象系列水雷水下定位啟動系統的測試。(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國防部規劃研發水下無人遙控載具 採「鬼蝠魟」造型

因慧龍水下無人載具可測試潛艦所需部分系統設備,該平台只是提供水下測試的科研平台,據了解,國防部已著手規劃水下無人遙控載具研發計劃,首先在造型規劃將不會朝向各國研發的的圓錐型的無人艇造型,評估選擇以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主導研發的「鬼蝠魟」(Manta Ray)無人潛艇造型方向整合國內資源來設計,其他所需的技術將採多管道來取得,並不會以自研技術為主,讓水下無人遙控載具符合國軍的需求。(責任編輯:蔡玉英)

國防部規劃水下無人遙控載具研發案,朝向美國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主導研發的「鬼蝠魟」無人潛艇造型。(取自DARPA官網)

熱門關鍵字:

要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