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0歲的家庭主婦沒有家族病史,也沒有菸酒習慣,卻在確診新冠時吃止痛退燒藥後,胃部突然劇痛到無法忍受,嘗試嘔吐及排便都沒有改善,就連吃了胃藥也都沒有好轉,急忙掛急診抽血檢驗後發現胰臟的酵素都非常高,確定是急性胰臟炎,對此,胰臟科醫師林相宏提醒,胰臟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忽略,因此定期檢查才是最好的預防方式。
圖/擷取自FREEPIK
林相宏醫師在臉書發文表示,這位病患本身沒有糖尿病,平時也都沒有任何症狀或胃痛的情況,就連最容易引起急性胰臟炎最常見的原因,包含像是佔比40%的膽結石及30%的酗酒,或是常見的血脂肪過高、服用藥物、外傷、免疫問題等,他也全都沒有發生,卻還是出現了胰臟發炎的症狀。
對此醫師也指出,經過磁振造影檢查後發現,患者之所以會引起胰臟炎,是因為胰臟內有一顆3公分的腫瘤將其阻塞,才會導致急性的胰臟發炎,胰臟腫瘤指數CA199也隨之大幅上升了10倍之多(367 U/mL),而且腫瘤已經開始侵襲體內的大血管及淋巴,已經是處於第三期的胰臟癌。
林相宏醫師還提到,胰臟癌很少會有肚子劇烈疼痛的症狀,所以其實此病患在出現急性胰臟炎之前,就算腫瘤已經是第三期了,也還是不會有任何明顯的症狀出現,因此很容易被患者忽略而延誤治療,通常到了真的開始出現症狀的時候,基本上都已經是沒有辦法進行手術的第三、第四期癌症了。
因此,林相宏醫師建議,年紀較長或是有家族病史等高風險族群,最好要每一至兩年就做一次相關篩檢,養成定期接受胰臟癌檢查的習慣,才能得到更完整的預防,降低罹癌風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