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云湘(自由撰寫家)
在過去,兩岸從經濟合作中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尤其是自2008年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以來,兩岸貿易額和投資額佔其總出口大約四成,顯示當時的臺灣相當依賴大陸的出口貿易。然而,隨著兩岸關係的緊張,臺灣嘗試採取多元化經濟策略,試圖減輕對大陸的經濟依賴,以防範北京收緊對臺優惠政策,逐漸影響外貿總額。
因此,談到兩岸,其關係的複雜性和敏感性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在論及兩岸關係的未來前,我們需要探討《反分裂國家法》第七條中提到的協商和談判事項。倘若臺北堅持保有軍事權與外交權的訴求,是否會刺激北京,並讓兩岸關係漸行漸遠呢?
《反分裂國家法》第七條列出兩岸可以協商和談判的六個主要事項,其中包括:
1. 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
2. 發展兩岸關係的規劃;
3. 和平統一的步驟和安排;
4. 臺灣當局的政治地位;
5. 臺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地位相適應的活動空間;
6. 與實現和平統一有關的其他任何問題。
若臺北堅持保有軍事權與外交權,這可能被北京視為挑戰「一個中國」原則,進而刺激北京採取更強硬的立場。在這種情況下,兩岸關係可能會更加緊張,甚至導致北京採取非和平手段來維護其主權和領土完整。允許擁有獨立的軍事力量,從北京的角度看,是製造民族再次分裂的潛在風險。
其次,臺北的訴求可能會讓兩岸在協商和談判中難以達成共識,進一步拉大雙方的距離。北京可能會認為臺北在追求實質上的獨立,從而加強對臺灣的政治和軍事壓力。
然而,若臺北能夠在保有一定自主權的同時,與北京保持良好的溝通和協商,並在國際上尋求更多支持,這或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兩岸的緊張局勢。
反觀臺灣內部政局,近年來的民意和社會力量發生了顯著變化。執政黨的「去中國化」政策被認為對兩岸交流產生了阻力,使得關係更加緊張。與此同時,臺灣民眾的身份認同也逐漸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自己是“臺灣人”而非“中國人”,這正是進一步加劇兩岸之間的分歧。
兩岸的軍事現狀也不可忽視,包括軍機繞臺和海軍在臺海中線的對峙。即使這些軍事活動是北京為了應對華府的行為,但同樣達到對臺北施加軍事壓力的目的。
所以,對北京而言,透過協商與談判來實現和平統一,比起武力方式是更佳的選項。
以和平的方式,需要雙方在文化、制度、人民素質和統治方式上,逐步縮小差距,增進理解和信任。這不僅需要兩岸政府間持續積極的對話與談判,也需要民間的交流合作。只有當兩岸人民在文化認同、制度認同和生活方式上找到更多的共同點,才有可能進一步的實現協商契機。反之,若以武力方式,則是最為迅速的實現方式,但要考量的是國際社會的輿論壓力與對臺支持,如何不失人心的穩定社會秩序,及戰後的基礎設施重新建設。
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影響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因素眾多,包括國際地緣政治的變化、經濟發展的差異以及社會文化的交流。但想要透過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勢必需要放棄外交與軍事的權力。而這兩者,即使我們願意,其背後操盤的強權國家也不見得會這麼簡單地答應。(照片資料照翻攝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