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推動臺北文化小旅行,今(31)日推出第三波文化點,選定唭哩岸打石文化展示牆、草山水道系統、舊雙溪河步道、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水牢、霧裡薛圳支流遺址等14處深具歷史人文、自然生態及在地特色之文化點;今年更擴大與深化文化小旅行之內容,以「走-故事的人」(WALK INTO)為核心精神,邀請各領域的風格旅人帶領民眾實際走進臺北的文化生活場域,將每個日常生活場景透過具故事性的文化角度,重新看見我們習以為常的巷弄街景、切身感受屬於臺北的文化風格。
位在捷運唭哩岸站旁的「唭哩岸打石文化展示牆」。
文化局介紹,文化小旅行再推出14處文化點,其中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草山水道系統神秘淡藍祕境「藍寶石泉」,此處因泉水富含多種礦物質,且長時間透過縫隙比細菌還小的安山岩天然過濾,泉水猶如藍寶石般的光澤,隨著水波紋路蕩漾,與安山岩石屋相映成趣;而「唭哩岸打石文化展示牆」則呈現了早期開墾先民的住家、水圳護坡及城牆的使用,更呈現打石產業從清代到日治時期的過往與工具,藉此能更深入認識並試著找尋臺北何處還有唭哩岸石建築的蹤跡。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館內保留了完整的扇形拘留室,及疑似為水牢的空間。
文化局表示,截至目前已推出共50處文化點,希望臺北文化小旅行能打破旅遊路線及遊程之既定框架,以多元的文化點及深度故事串起臺北的各種想像及面貌。今年底前將陸續推出共計70處文化點,未來也將逐步完成共100處文化點。透過田野調查、地區參與、文史資源盤整梳理及風格旅人的視角,帶領民眾走入臺北各處蘊藏精彩故事的文化點,將城市、自然、文史、生活記憶重新詮釋與連結,翻轉民眾原本習以為常的臺北樣貌。也期在城市文化堆疊漫長的時間軸裡,將這些不同樣態、充滿細微與細緻的文化點一一標誌出來。
自來水博物館園區(小觀音山蓄水池地下宮殿),納入大量希臘式元素在池內的導流牆底座,經過整修與燈光架設後,立即充滿神秘的地下宮殿感。
此次為呈現臺北文化視角的多元面貌,特別邀請來自日本、美國與韓國的風格旅人,一起擔任「走故事的人」,同時透過影音與社群行銷,更打開臺北文化點的國際知名度。首波邀請到享譽盛名的日籍攝影師「小林賢伍」,走訪其中5處文化點,用相機記錄下祕境裡的風景,透過小林的獨特視角,捕捉屬於文化點的獨到故事。
漢聲雜誌社(漢聲巷)這裡除了是間書店外,也在許多七八年級生的童年佔有一席之地。
此外,也邀請到國際旅遊評論網站貓途鷹(TripAdvisor)年度卓越獎得主、時常穿梭在臺北的巷弄帶領歐美旅人認識臺北的「Taipei Eats方丹綿(Tina)」,以文化點X美食挖掘出更多不能錯過的臺北文化。最後,於今年年底將邀請到曾拍攝公視《誰來晚餐》特別企劃「百萬種生活」的韓國KOL「李秀智」,李秀智將以最愛的臺北為主題,闡述鮮為人知的文化小故事。
舊雙溪河步道(五分港溪),除了觀看溪畔的自然生態外,沿著步道,隨水道前行,更可以走近位於稻田間的一整排榕樹。
文化局指出,「臺北文化小旅行」官網也全新改版,內容涵蓋各行政區之區域特色、文化主題故事及影音專區等,並可連結觀傳局規劃的36條文化點遊程,及商業處規劃的文化點週邊友善店家體驗,兼具知識性及實用性,共同將「臺北文化小旅行」品牌再升級。
總督府山林課宿舍_0km山物所 設計團隊特別打造出具有歷史累積與住戶參與的複森林景觀、歷史遺跡故事中日式花園的裏花園景觀、以樟樹呈現臺灣沿山經濟的次森林景觀、以及以家中庭園花圃為靈感的蒔光巷景觀。
文化局也將在臉書上舉辦「走故事的人」抽獎活動,邀請民眾跟著風格旅人的影像腳步或是小林賢伍的視角,走訪臺北習以為常的巷弄街景,並有機會獲得特色限量好禮,一起體驗在地生命故事和生活態度,成為獨一無二的臺北風格旅人!更多臺北文化小旅行請關注臺北文化小旅行官網、文化小旅行官方INSTAGRAM或設計臺北粉絲專頁。(照片/文化局提供)
捷運松山站(河流彎曲之處,域見繁花光穹)作者江洋輝試圖用作品演繹松山豐富的文化繁景,透過五萬多顆LED燈的垂直錯落出,呈現出地貌的高低起伏以及昔日河流的彎曲水徑,並且以水晶玻璃打造巨型光雕形式,傳達繁花齊放的意象,舞動出生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