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京華城 摩羯颱風

揭秘基隆築港 如何塑造海港城市的命運

報新聞/編輯部 2024.07.27 23:18

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報新聞/編輯部

基隆港現已發展成國際郵輪母港,每年載運大量遊客來台觀光,而我們習以為常港口風貌與城市街道雛形早在百年前就納入「築港工程」的計畫之中,也奠定往後基隆的百年基業。本週「基隆Podcast」主持人余治明邀請在地文史團隊「雞籠卡米諾」單彥博先生,探討基隆城市發展緣起與築港前後的變化,帶領觀眾穿越時空探索百年基隆風貌與故事。

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單彥博說,基隆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空間變遷蔚為壯觀、以日治時期築港計畫為界,從最初的漁村發展至現代化、商業化、棋盤格式的都市,城市輪廓隨時光遞嬗不斷重塑。清領時期劉銘傳其實是有打算以當時採煤所得之盈餘打造基隆港,無奈清中央政府不支持遂無疾而終;日治初期築港計畫也並非一蹴而就,直到日治中後期,為展現殖民地政績,基隆港才藉由官民合作的方式,逐漸有系統性的建設。

余治明提到,築港是基隆的大事但卻一波三折,在提案階段也成為日本政壇輿論的話題,最後不僅經費遭到縮減,就連工程也不太平,當時的工程大多數只得仰賴人力,照片上甚至有人挑著扁擔運送砂土。在築港時期勞動力本就相當稀缺,中途還發生大量染疫死亡的案件,日本政府不惜從外島尋找人力填補,甚至連在台北監獄的犯人都投入築港建設中。

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單彥博表示,日治中後期當時政府積極拖動築港計畫,在此計畫中由濬渫(意即:疏通或鑿深水道)港內著手,並且打造出大型碼頭、整齊劃一的海岸線。而濬渫後的泥沙,用於港內填埋新生地,藉此解決市街腹地狹小的問題。像是現今基隆市政府一帶,涵蓋中正路、義一路、義二路這片區域,皆是當時填海造陸所誕生的海埔新生地,經過縝密的規劃及開發,曾經是一片泥灘之地成為基隆中最精華地段之一,由於這裡的公共設施和住宅建築都十分齊全,吸引了當時大量日本人居住。

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余治明說,從海洋廣場望為起點,左方的西岸碼頭周遭曾是鱟公島,右方的長榮桂冠周遭曾是鱟母島,攤開古地圖一看這兩座小島在地形上確實影響到港口的航道,也難怪當年劉銘傳沒把碼頭設置在內港,有先天地型的限制,所以日治時期不得不執行移除工程以擴大港口規模。單彥博說早期的田寮河也並非是如此筆直,都是有經歷市區改正計畫,之所以叫田寮河因為河的兩側多是農地而得此地名。

單彥博提到,成就基隆築港的重大推手之一是川上浩二郎技師,此人負責規劃和執行築港計畫,他引入了先進的港口建設技術,改善了港區設施,增強了港口的運輸和物流能力。日治時期築港計畫不僅提升了基隆港的國際競爭力,並且促進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後續的都市發展奠定了基礎,川上浩二郎的貢獻因此被視為基隆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The post 揭秘基隆築港 如何塑造海港城市的命運 appeared first on 報新聞 Mega News.

熱門關鍵字:

地方 基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