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京華城 摩羯颱風

美就是真理─談藝術創作的真善美

銳傳媒/鄭 松維 2024.07.24 21:53

學院派主張藝術必須具有某種美的元素,無論是視覺美、概念美或表現美。(圖為油畫家林弘毅作品《周莊》30P)

 

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

坐落新北市板橋區浮洲里的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前身為1955年10月31日成立的國立藝專,是一所集藝術、表演、設計、傳播、創作教育的國立藝術大學,該校的校訓是「真、善、美」,乍聽之下似乎是個「高不可攀」的宗旨,然而,對從事藝術創作的人來說,卻是實在、合理的定律,沒有真、美、善的藝術根本不是藝術。

[caption id="attachment_72780" align="alignnone" width="2048"]18世紀的英國詩人約翰•濟慈說,美就是真理,真理就是美。(圖為油畫家許宜家作品《玉山秋色》80F) 18世紀的英國詩人約翰•濟慈說,美就是真理,真理就是美。(圖為油畫家許宜家作品《玉山秋色》80F)[/caption]

欣賞和模仿美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但並非是自動生成的。美存在於各個階層的感應和領悟中,通常需要大量的練習和體會才能欣賞它更紛繁和高雅的表現。18世紀的英國詩人約翰·濟慈說,美就是真理,真理就是美,僅此而已;藝術文化是主觀的,傳統上認為藝術的目標是美的產生,科學的傾向是真理的實現,創作者窮一生追求藝術和科學的統合特徵,絕非孤芳自賞的表象。

如果不美,還能是藝術嗎?藝術本質上是先入為主的,不同的人可能對所認為的藝術有不同的標準。有些人認為,美並不是藝術的先決條件,藝術品可以擁有其他特性,如情感共鳴、社會評論或技術掌握等,這些品質促使有存在的價值,並被視為藝術,縱然在觀感上並不「美麗」。學院派主張藝術必須具有某種美的元素,無論是視覺美、概念美或表現美,導致與持不同意見者產生分歧,其仲裁取決於具話語權人士的看法。

[caption id="attachment_72782" align="alignnone" width="1080"]藝術創作必須聰慧和有洞察力,美麗並不是任何事物成為藝術的必要條件,美麗也不是成為藝術之定律。(圖為藝術家柯秀瑩作品《山之歌》10F) 藝術創作必須聰慧和有洞察力,美麗並不是任何事物成為藝術的必要條件,美麗也不是成為藝術之定律。(圖為藝術家柯秀瑩作品《山之歌》10F)[/caption]

藝評家羅二松說,常常發現不被認為美麗的東西,在設計、陳述和舖排上都非常精緻,以至於對刻板的美麗作品感到質疑;譬如觀念藝術是向外界闡述,展現的要素是理念,而不是材料,最終完成的作品,是攸關執行的過程。藝術的本質也不是一種娛樂伎倆,它本身就是一門深奧的學科。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從事繪畫時,也許對美學有很高的期許,如今,當代藝術創作者前仆後繼,標榜前衛,不再以作品的美感為前提。

藝術創作必須聰慧和有洞察力,美麗並不是任何事物成為藝術的必要條件,美麗也不是成為藝術之定律;某種事物要成為藝術,就必須具備喻意之含義,如果某樣東西寓意不夠深遠,斷然不會被歸類為藝術。藝術是賡續變化的,「藝術」之所以成為藝術,是因為某個物件或表演受到大眾的推崇,肯定它值得被稱為「藝術」,空洞乏味的藝術勢必會被揚棄的。

[caption id="attachment_72783" align="alignnone" width="1458"]真、美、善的價值觀體現在人的思考、感覺和意願。(圖為藝術家何季諾作品《厝頭巷尾》25F) 真、美、善的價值觀體現在人的思考、感覺和意願。(圖為藝術家何季諾作品《厝頭巷尾》25F)[/caption]

羅二松表示,美麗的繪畫、電影和音樂時時傳達「真理」,庶民生活的根底,即對某事物的感受與認同,藝術和美學揭櫫了它的真理,藝術品所表達的真理不是科學的、歷史的或哲學的真理,而是經驗的或想像的真理,藝術使想像的真理變得真實。總而言之,真、美、善的價值觀體現在人的思考、感覺和意願,是對真理的明瞭,對美的欣賞,以及與終極實相的坦率接觸。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