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指中央地方一個月內發布同案檢查報告 業者:形同二次傷害

匯流新聞網/邱 璽臣 2024.07.12 08:39

照片來源: BING AI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衛福部食藥署與地方衛生局在6月、7月分別發布共同執行的蔬果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但距離檢查的時間3月,幾近半年。被外界質疑,同案發兩次新聞,難道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搶食安檢查績效?

衛福部食藥署本週發布新聞稿表示,為維護消費者食用生鮮蔬果安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進行市售進口,及國產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與地方政府衛生局共同執行「113年度市售蔬果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計畫」,這次總計抽驗881件農產品進行農藥殘留檢驗,其中763件符合規定,合格率86.6%,另有118件不符合規定農產品,由地方政府衛生局後續處辦。

針對可溯源的國產農產品,食藥署表示,另移請農政機關依法進行源頭管理,接著就公布許多超商及餐廳業者名稱、連同網路平台等部分店面全上榜。這些分別在6月、7月重複發布的名單,許多業者都認為恐誤導消費者以為這是再犯行為,對廠商而言形同二次傷害。

食藥署在7月9日發布新聞時,也公布與台北市在6月公布的相同檢查市售蔬果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結果。招致外界質疑,許多餐廳和超商通路業者,使用的供應商都選擇符合食藥署食品登錄字號的廠商,有問題為何只怪餐廳和超商?相關單位一直稽查銷售的末端通路,為什麼不去嚴查供應商源頭?嚴格來說,如果加強稽核這些供應的源頭,那麼供應商就不會提供有問題的商品給商家,那麼民眾就不會吃到有問題的東西,這才是食安稽查的意義。

質疑者回顧,6月9日台北市衛生局即公布了結果,新聞稿指為維護民眾食用生鮮蔬果安全,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定期至北市市場、蔬果零售業者、超市、賣場、餐飲店等處抽驗生鮮蔬果檢驗殘留農藥,113年4月共計抽驗47件蔬果產品,檢驗結果13件產品不符規定。

該次抽驗不符規定產品,違規原因為「九層塔」4件;「韭菜花」3件;「辣椒」、「青蔥」各2件;「青蒜」、「白蘿蔔」各1件,各檢出1-4項殘留農藥不符「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規定,均為高風險產品。接著也是同一批餐廳、超市名單上榜,兩者報告披露內容一模一樣。

這項中央與地方共同執行的「113年度市售蔬果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計畫」,業者說,3月抽查農藥殘留,台北市6月公布一次,衛福部7月又公布一次,同一件案子重複公布兩次,時間只隔一個月為什麼?而且接近半年前的檢查報告,消費者早已吃下肚很久了,這樣的調查公布是否流於形式?而真正需要關注的供應商調查與裁罰究竟做了嗎?或許這才是消費大眾要關注的重點。

照片來源: BING AI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憂人類滅絕挺核電 李遠哲:減碳要到位否則如恐龍滅絕

中午來開匯/核能危險? 李遠哲:比起人類滅絕仍是好選項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