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擔心老伴或自己先走?面對死亡焦慮,專家建議「提早搞懂這件事」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編輯部 2024.07.07 10:00


人們對「死」這件事似乎很害怕,只要談論相關話題就會閉口不談.既然人人都難逃一死,何不平常心面對呢?認知心理學博士鍾灼輝於《好好走向終點線》一書中,透過自己瀕死所獲得的體悟,闡述生命之無常,帶領讀者實踐終活練習,包括釐清醫療決策、財務狀況,以及學習處理遺囑遺物、安排葬禮等,即使面臨生離死別,也能感到安心自在。以下為原書摘文:


死亡為何讓人焦慮?

死亡焦慮是指對於死亡和生命的終結產生的恐懼、不安和困擾的情緒與思想。這種焦慮涉及對自己、他人以及整個世界的不可避免之死亡,所產生的反思和擔憂。

死亡焦慮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我們早期的認知發展階段。在嬰兒期,我們尚未完全理解外界和自我的分離,也無法區分現實和想像的界限。當我們置身於黑暗的環境中或無法看見身邊的事物時,我們可能會產生一種恐懼感,認為自己和一切都消失了。

這種感覺可能類似於還未發展出「物體恆存」概念的2歲孩子,當他們離開照顧者時會感到害怕和不安,因為他們擔心失去照顧者後自己無法繼續存在。




從孩童時代開始,孩子們就被灌輸死亡是一個禁忌、不祥的話題,不能輕易談論。各種恐怖傳說和鬼怪故事加劇了這種觀念,種下了可怕的印象和想法,使死亡變成了一隻可怕的怪獸。有些家長甚至用它來威嚇孩子,告誡他們不可以做壞事,否則死後就會受到各種殘酷的刑罰。死亡就像以前的性教育一樣,雖然關乎每個人的現實問題,但人們卻避而不談,結果變成了謠言和誤解。

即使長大後,人們對死亡的觀念仍然未能改善。死亡總是與痛苦、分離或疾病等極端負面的事情聯繫在一起,這加深了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和厭惡。隨著年紀增長,人們更加意識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和終極性。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也使得死亡不僅是生命週期中不可避免的一環。同時,這些因素也導致我們將死亡視為一個我們一直努力想要征服,卻永遠無法掌控或逃避的命運。

整體來說,人們對死亡的焦慮可以分為3種主要形式:

  • 對死後未知的恐懼
  • 失去擁有的焦慮
  • 生命無常的不安


對死後未知的恐懼

人們對死後未知感到恐懼,因為我們無法確定死後的狀態和存在形式。這種不確定性使我們傾向於想像負面的情況,例如痛苦、孤獨或失去意識。我們更可能擔心自己會在死後經歷無盡的黑暗,或是面對無法忍受的審判與懲罰。這些想像都是源於文化、宗教、個人信仰,或是社會對死亡的描述和描繪。



失去擁有的焦慮

人們害怕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人事物,例如財物、關係和親人等。當死亡的鐘聲響起時,人們可能仍然感到萬般不捨,並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反思和質疑。是否好好地活過?是否找到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被留下的親人能夠好好繼續生活嗎?

在我過去所處理過的自殺案件中,我經常看到這種焦慮和不捨出現在遺書中。原來許多自殺者所遺憾的,並不是過去所犯的錯誤,而是失去了實現願望的機會和未能說出口的心聲。這成為了他們無法承受的負擔。



生命無常的不安

人們對生命的不確定性和變幻莫測感到害怕。當我們意識到生命可以隨時消逝,死亡可以無聲降臨,我們的努力和奮鬥還有意義嗎?當每一次出門都可能成為最後的旅程,每一頓飯都可能成為與家人的最後時刻。面對這樣的無常,我們到底應該如何自救?這種無常所帶來的焦慮似乎無處不在。

事實上,死亡焦慮的表現可以是多種多樣,這主要是源於人們對生命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深入的了解所致。正因為大家不敢正視死亡,才導致對死亡的恐懼不斷加深、不斷繁衍。然而,無論我們是否接受,死亡始終存在於我們身邊,並默默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們應該學會正確地認識和理解死亡,因為這是消除死亡焦慮及恐懼的最佳方法。

(本文摘自/好好走向終點線:人生最重要的10個終活練習/時報出版)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