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消基會抽檢市售嬰幼兒米製食品 5件重金屬鎘超標

銳傳媒/編輯中心 2024.07.05 18:10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下稱:消基會)周五(5日)召開記者會公布針對嬰幼兒米製品進行重金屬抽檢結果,在40件樣品中發現有5件重金屬含鎘超標,有17件超過新加坡總砷含量標準,消基會提醒家長要當心選擇。

消基會指出,有鑑於市面上有許多以米類為成分的嬰幼兒可食軟質食品,為了持續追蹤重金屬含量的情形,故針對市售含米類成分的嬰幼兒可食軟質商品進行重金屬鉛、鎘、砷及汞的含量調查檢測,以提供消費者作為選購及食用的參考。消基會2020年間曾針對市售20件嬰幼兒可食米製品進行鉛、鎘及總砷的含量調查檢測,結果有4件樣品,鎘檢出量超過《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之限量,總砷則有19件樣品檢出量介於0.05〜0.4 ppm,檢出量皆小於參考《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中「其他穀類」的限量標準1 ppm。

消基會並指,2024年2月間於台北市及新北市的母嬰、嬰童用品專賣店、藥局、網路購物平臺等販售通路,購得40件主要成分為米類(白米、糙米、胚芽米等)的樣品。其中,國產樣品有28件,類別有:粥、燉飯、炊飯、米精、米糊、米泥、米餅、米條、米菓、米棒;進口樣品有12件,類別有:米餅、米棒、米圈圈、米泥、粥及雞肉泥。

消基會進一步指出這類米製品的重金屬來源,可能是原料農作物在種植過程中,由土壤和水中吸收重金屬,導致所製成的嬰兒食品含砷、鎘及鉛等重金屬。雖然檢出重金屬值僅微量,但若嬰幼兒長期食用,即使是少量的重金屬,都可能對嬰幼兒發育中的大腦產生影響。一份2019年刊登於《食品科學最新觀點》(Current Opinion in Food Science)的「嬰兒食品和嬰兒配方奶粉中無機污染物的出現與測定」研究指出,嬰幼兒孩童更容易受到有毒重金屬的傷害,最不利的影響包括:貧血、腎毒性、發育和生殖毒性、較低智商和神經毒性作用。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