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防患未然 彰化縣三合一聯合演練 空氣汙染、海洋汙染、毒化物災害防救

中央社/ 2024.06.28 14:01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628 14:01:46)為因應天災導致複合性災害事故發生可能性,彰化縣政府於27日下午在伸港鄉長春人造樹脂廠股份有限公司彰濱廠及塭仔漁港辦理空氣汙染、海洋汙染、毒化物災害防救聯合演練,副縣長林田富代表縣長王惠美與會。林副縣長表示,防患未然,這次演練以地震引發複合式災害為主題,首次結合環保局內各應變量能,共計17個單位、104人參演,出動空品監測車、偵檢多功能機器人、衛星指揮車、消防機器人、遙控式動力救生圈、空拍機等機具,希望藉由演練,強化複合災害搶救技能及建立緊急應變機制,提升複合災害事故應變效能達到減災目的。

現場合照

林副縣長表示,彰化縣是中小企業的原鄉,工廠林立,包括各大產業園區及二林中科園區運作的化學品種類眾多,一旦遇到天然災害如地震時,可能會有複合式災害的發生,對民眾的生命財產造成危害,因此平時防災的準備及演練,就非常重要。

林副縣長指出,演練目的,在強化複合災害搶救技能及建立緊急應變機制,藉由演練將通報、緊急應變處置措施及善後程序,深植為直覺反應,提升複合災害事故應變效能,並提升自衛消防編組及運用各單位災害防救能量,強化災防機關與各聯防組織支援功能,並整合政府機關及民間企業災害防救能量,於災害發生能迅速動員實施搶救、調度、緊急疏散,降低災害所造成的人命傷亡及財物損失,共同強化防災觀念,落實彰化縣防災整備。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環境事故應變諮詢中心主任洪肇嘉表示,當災害來臨時,量能是否足以應對災害就很重要,特別是當大型災害發生後,需要各相關單位通力合作共同來面對災害,透過聯合災防演練,讓大家在平時就做好萬全準備,當災害發生時,就能快速進入狀況,全力來應付災害,降低災害的損失,且保護好人民的安全。

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危害控制組長倪炳雄表示,毒災、空汙、海汙災害防救聯合演習所強調的是企業自主防災的提升,以及防禦型的救災,這部分也是未來所推動的重點,同時也要結合科技救災方式,如這次演練的偵防機器人、消防機器人以及空拍等科技部分,海汙部分也有遙控的救生圈,未來出去救災是大家共同努力,在災害發生時能達到人員安全的維護。

環保局表示,本次演習分為兩階段演練,第一階段為地震疏散避難自救防護演練、化學物質洩漏聯合演練逐步演練,演練情境假設中部地區彰化斷層帶發生規模7大地震,彰化濱海產業園區內長春人造樹脂廠股份有限公司彰濱廠疑似辦公大樓建物受損,廠方立即廣播全廠進行員工避難疏散;第二階段為廠內化學物質灌充區槽車受地震影響,灌充區部分鋼筋變形掉落,槽車遭到掉落鋼筋砸損,其中灌充毒性化學物質槽車槽體破損洩漏,長春彰濱廠立即啟動緊急應變機制,並通報主管權責單位,環保局接獲通知後立即調派空品巡邏車至下風處持續監測周界空氣品質,並協請化學署中區環境事故專業技術小組以偵檢多功能機器人進行救災影像監控及環境偵測,另一方面,由於地震震波產生海上波浪,造成塭仔漁港停靠於浮動碼頭的漁船碰撞油艙破裂,導致柴油洩漏,且船上正在作業船工也因撞擊落海,海洋委員會海巡署第四巡防區指揮部接獲通報後,攜帶遙控式動力救生圈,並利用行動救援車拖帶救生艇前往現場實施救援工作,環保局使用空拍機於出海口進行空拍調查,釐清油汙染範圍,並協請彰化區漁會協助聯繫塭仔漁港環保艦隊用漁船拉設吸油棉,海巡署中部分署第三岸巡隊則使用橡皮艇佈設近海型攔油索後,使用堰式汲油器與儲油囊進行海面油汙清除作業,整合環保單位、警消單位、海巡單位、工業區服務中心及地區運作屬性聯防組織之救災資源,於災害發生時迅速動員實施應變、洩露圍堵,強化複合型災害搶救技能及建立緊急應變機制。

熱門關鍵字:

P2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