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歐洲政經變數多 法德恐有大地震

銳傳媒/國際新聞中心 2024.06.28 19:05

 

台灣歐盟論壇28日上午舉辦「經濟成長、政治變遷與歐洲整合之未來」研討會,會中特別邀請外交部歐洲司司長黃鈞耀與會。黃鈞耀表示,經歷六月份的歐洲議會選舉,歐洲新議會未來仍可望持續友台路線;而有關歐盟和中國關係, 雙方在經濟上呈現競爭態勢,電動車議題將持續發酵。

 

經濟安全成為國家安全也將是趨勢。歐盟論壇召集人張台麟教授在致詞時也表示,7月4號起歐盟將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課徵最高38.1%臨時關稅,勢必將引發歐中經貿關係的緊張。而近來外界關注的歐洲議會選舉結果,仍大致維持住原有的領導路線,不過極右政黨力量的提升,特別是在法、德等國確實已造成政治地震。

以法國來說,前駐法代表張銘忠表示,歐洲議會的選舉結果,造成法國政局動盪。由於執政陣營得票竟不及極右派的一半,馬克宏已宣布解散國民議會。根據多家民調看來,馬克宏恐怕在不久敗選重挫。有法國政治人物就直言,馬克宏操之過急,形同自毀前程。在德國方面,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指出,這次歐洲議會選舉是2025年德國大選前哨戰,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明年恐怕一躍成為第二大黨,現在的執政聯盟到時加起來恐怕連四成選票都不到,基民盟也不可能像梅克爾時代呼風喚雨,德國政黨將更加分裂和極端化,恐也將影響對印太關心的力道。再來看義大利,輔大義大利語文學系系主任張孟仁表示,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是這次唯一一位在歐洲議會選舉中獲勝的總理,她所屬的極右派黨團『歐洲保守及改革』躍居歐洲議會第三勢力,是否成為各方拉攏的對象值得關注。

整體而言,在政治面向,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學系卓忠宏教授表示,儘管在法國、德國和義大利,極右勢力取得前所未有的佳績。然而歐洲各國的極右派意識形態並不一致,尤其在對俄羅斯和中國的立場上存在差異。選舉結果及其引發的政治警訊,是歐洲困境的最新表現,但歐洲議會選舉結果並未出現令人擔憂的極端右傾。在經濟方面,新世代金融基金會副董事長沈臨龍表示,歐洲央行預估歐元區通膨持續緩降,市場預期下半年會進一步降息,如此恐影響資金走向。影響經濟變數則包括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年底的美國大選。沈臨龍表示,若川普當選,可能對歐元區的景氣帶來不小的壓力。

熱門關鍵字:

專欄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