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坐太久出事了!27歲女急性下肢栓塞悲痛「終止妊娠」 醫師示警:嚴重恐需截肢

eNews新聞網/張毓函 2024.06.26 14:23

蒙古國一名27歲的上班族少婦,因長時間久坐與飲水不足,導致左下肢出現急性紅腫與疼痛。經診斷後,確認為急性左下肢深部靜脈栓塞。儘管她在蒙古和北京的醫院接受治療,但症狀仍未改善。在四月時,她遠赴台灣,由員榮醫療體系心臟外科賴金湖主任進行手術及藥物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她的病情已經有顯著改善,對於台灣醫療團隊的救治,她表示深深的感謝。

新聞圖片

▲ 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心臟外科主任賴金湖,檢查蒙古患者傷口情形,患者傷口只有個一個針頭大小。(圖/員榮醫院提供)

賴金湖主任提醒,長時間久坐、久站或長期臥床的民眾,都需要注意下肢靜脈栓塞的問題,最嚴重的情況可能導致截肢。這名蒙古少婦在病情確診後,為了後續治療,不得不中止已經9周的妊娠。她接受抗凝血劑藥物治療及放置下腔靜脈濾網,以避免血栓負荷增加,並預防死亡率高的肺栓塞。然而,治療數週後,左下肢的腫脹疼痛感仍未改善,甚至擴散到左下腹及骨盆處,讓她感到極度困擾。

在四月中,她經由國際醫療轉介來到台灣的員榮醫院,接受先進的微創導管治療。賴金湖主任透過血管超音波檢查,確認左下肢的膕靜脈到股靜脈全是血栓,立即安排住院並進行微創導管治療。手術過程中,賴主任憑藉豐富的經驗,成功將左側膕靜脈、股靜脈及髂靜脈血栓排除,打通血管。

新聞圖片

▲ 27歲蒙古少婦左下肢因急性栓塞,接受超音波震動溶栓導管治療。(圖/員榮醫院提供)

手術後,病人的左下肢及骨盆腫脹疼痛的症狀,立即有戲劇般的改善。接下來的幾天,透過超音波震動溶栓導管及血栓溶解劑的治療,使靜脈內的血栓進一步溶解。治療一週後,靜脈攝影顯示左側的膕靜脈至髂靜脈已經通暢,雖然仍有幾處局部殘餘的狹窄,但靜脈主幹道已打通,且左下肢腫脹疼痛的症狀已經改善。

賴金湖主任呼籲民眾,若有急性單側下肢紅腫脹痛,千萬不要輕忽,建議要到心臟外科門診,接受深部靜脈壓力檢查或血管超音波,並檢驗血栓指數。平時要避免久坐久站,下肢緩和運動,休息平躺時要抬腿高過心臟,適當補充水分,如需久坐久站時,建議穿著醫療級彈性襪,才能有效預防下肢深部靜脈栓塞。

新聞圖片

▲ 員榮醫院心臟外科主任賴金湖呼籲久坐及久站的民眾要注意注意下肢靜脈栓塞問題。(圖/員榮醫院提供)

更多eNews報導
快刷存摺!勞保年金「史上最高調幅」今天入帳 85萬勞工領錢了
短短4天破72萬!國中生帶網紅「一日遊彰化13景點」 網喊:看完好想去

熱門關鍵字:

健康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