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Y世代、Z世代對HIV一知半解!7成不知「U=U就是傳不出去」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24.06.26 10:06

7月2日台灣U=U Day即將到來,一項Y世代、Z世代雙世代性健康觀念大公開。Z世代(本調查抽樣對象為18歲~27歲)好像很開放?Y世代 (28歲~43歲)應該更重視性健康防護?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發佈「雙世代性健康觀念調查報告」,結果打破你我想像!

Y世代、Z世代對HIV一知半解!7成不知「U=U就是傳不出去」

調查中發現,雙世代竟高達6成5性行為並未每次防護,且Y世代(67.7%)比例明顯高於Z世代(59.8%),以及有近3成Z世代曾做過性病篩檢。針對HIV感染者達到U=U狀態(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就不會傳染的觀念,有7成雙世代族群沒聽過,甚至也不了解HIV感染以及愛滋病的不同。7月2日台灣U=U Day即將到來,愛滋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曾淑慧,以及台灣愛滋病學會秘書長林冠吟醫師共同呼籲,若有不安全性行為者建議一年應篩檢一次,也希望大眾更加了解U=U、去除對HIV感染的污名與歧視,讓感染者也能像一般人一樣自在享受生活、拓展情感關係。

雙世代7成沒聽過U=U,以為感染HIV就等於得了愛滋病

U=U 就是傳不出去!持續六個月體內病毒量小於200個/毫升,就不具傳染力。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針對Y世代與Z世代的雙世代性健康觀念的調查報告,以線上調查方式進行,回收有效問卷 1,068 份。調查中發現,無論哪一世代對於HIV疾病相關認知依然不清;近7成(62.5%)雙世代仍有「HIV感染者就是愛滋病患者」的錯誤觀念;甚至有3成8 雙世代以為觸碰過HIV感染者使用的物品就有傳染風險。愛滋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說:「HIV感染並不等於愛滋病,由於大眾對疾病仍不甚瞭解,因此導致社會上仍存在不必要的恐慌與汙名。」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長期推廣「U=U 就是傳不出去」概念,也自2023年將每年7月2日訂為台灣U=U Day,盼大眾了解有科學實證支持的U=U觀念、去除HIV汙名。不過調查仍發現,有超過5成(55.8%)雙世代不了解「測不到病毒就不具傳染力」的觀念、高達7成(72.8%)沒聽過U=U,顯示仍有待持續溝通。以及,有些感染者可能自己對U=U也有些誤解,或者,不清楚所謂「測不到病毒」的標準在哪裡,林冠吟醫師解釋:「測不到病毒並非是體內病毒清零,感染者穩定治療後,持續六個月體內病毒量小於200個/毫升,就不具傳染力。但若進行篩檢,結果仍然是陽性的。」

若有不安全性行為者建議一年應篩檢一次,也希望大眾更加了解U=U、去除對HIV感染的污名與歧視,讓感染者也能像一般人一樣自在享受生活、拓展情感關係。(圖片提供/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

若有不安全性行為者建議一年應篩檢一次,也希望大眾更加了解U=U、去除對HIV感染的污名與歧視,讓感染者也能像一般人一樣自在享受生活、拓展情感關係。(圖片提供/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

單一性伴侶就離HIV很遠?!

可約炮卻不戴套…,6成5雙世代性行為並未每次採取防護措施!

隨著現代社會對於感情的觀念逐漸開放,人們更不避諱談論親密行為話題;雙世代性健康觀念調查報告中發現,有超過4成(45.1%)雙世代表示可接受無感情基礎性行為,然而「覺得反正不會懷孕」、「覺得伴侶沒有性病疑慮」,有超過6成5(65.4%)的雙世代性行為「並未每次都採取防護」(每次都不防護、大部分沒防護與大部分有防護)措施,其中,「每次都不防護」高達22.1%!也有近3成雙世代認為單一性伴侶關係就不會感染HIV的迷思。

曾淑慧副署長表示:「近年愛滋病毒感染通報趨勢已持續6年下降,去年2023年新增確診通報愛滋病毒感染人數為940人,但有近6成之感染者為18-35歲年輕族群,主要感染原因都為不安全性行為,無論性取向、男女其實都應該要做好防護措施。」

林宜慧秘書長表示:「性接觸是台灣最常見的愛滋病病毒感染途徑,過去常發現很多民眾是『看對象選擇性防護』,自以為跟對方是單一性伴侶關係、覺得對方沒有性病疑慮,就不採取任何防護措施的性行為。然而唯有安全性行為才能真正杜絕病毒傳染,而非『看對象是誰』決定是否進行防護措施,這樣的迷思仍需持續衛教。」

世代更迭,一代比一代更有篩檢意識與包容力

只要U=U,感染者也能繼續享受生活、愛人與被愛

有趣的是,調查中也發現近3成(27.9%)Z世代曾自行做過性病篩檢,顯著高於Y世代(21.2%);在得知親友感染HIV,Z世代(33.5%)表示「不會特別改變自己對待對方的行為」也顯著高於Y世代(27.4%)。顯示,年輕一代的性病篩檢意識確實更好,且更友善具包容力。

調查中,有3成3的雙世代在「第一次」了解U=U後,都為醫學已經可以控制HIV傳染力而表示驚訝;林宜慧秘書長分享:「對於很多HIV感染者而言,常常會懷疑自己還能不能再有感情,因為擔心感染者身分會讓別人不敢接納自己,只要大眾更了解與接受U=U,就能更友善面對感染者,感染者也就能更自在的享受生活、甚至拓展情感關係,就像一般人一樣。」

【延伸閱讀】

缺鎂害疲勞、偏頭痛、肥胖、睡眠障礙!李婉萍營養師:必吃5大含鎂食物

更年期更易掉髮、長白髮?吳宛容中醫師:掉髮4大類型,針灸、養髮雞湯改善

乾癬性關節炎害關節紅熱腫痛!莊可鈞中醫師:按3大穴位、喝清熱解毒茶飲舒緩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44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