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專欄】兵馬俑又來了,台灣文化主體性何處去?

銳傳媒/陳慶坤 2024.06.25 08:35

 

根據媒體報導,歷經多年籌備,今年 6 月 28 日起「大秦雄風~兵馬俑與秦始皇帝陵特展」,即將在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隆重登場。展覽首度以 3D 列印技術與作舊工藝,展現栩栩如生的各類兵馬俑、色彩修復研究的最新成果等豐富內容。此外,也將辦理多場大人小孩都喜歡的秦俑修復工作坊、考古工作坊等,特別歡迎親子觀眾報名參加。

「國立」的科學工藝博物館,這種具有復興中華文化意識的大中國主義洗腦展覽,竟然是籌備多年,並特別歡迎親子觀眾報名參加。台灣歷經中國國民黨洗腦70餘年還不夠嗎?在台灣意欲建立「主體意識」篳路藍縷的顛躓歷程,還需要呼應中國共黨頭子習近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

[caption id="attachment_66351" align="alignnone" width="2050"] 圖/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caption]

論者或許會以「文化歸文化、政治歸政治」的理由反駁,但這種低智能的說法置之於台灣目前的困境,不令人覺得荒謬可嘆嗎?

該展覽是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及社團法人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聯合主辦,這些主合辦單位充滿中國統戰的色彩,「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屬於中央層級的文化單位,被滲透還毫無自我審查的意識?

而且高雄首展之後,將移師具有大中國文化象徵的「桃園『中原』文創園區」繼續洗腦台灣人。這個少有人知的園區冠上「中原」之名,原來是過去國防部聯合後勤司令部,存放「美援物資的主要倉儲區」。美援物資來自美國不是中原竟然以「中原」名為,中原配上「大秦雄風~兵馬俑」,其意涵完美盡在不言中!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自認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於是自封為始皇帝。秦嬴政39歲時發動歷時十年,殲滅、併吞六國的統一戰爭。其中為戰國時期形勢轉折點的「長平之戰」就砍殺20餘萬人頭落地而導致血流成河。殺人無數秦始皇,深怕死後為這些冤靈鬼魂索命,不惜動員近百萬人興建有「戍衛」含義的陵寢,這就是「大秦雄風兵馬俑」背後不為人知的悲慘史實。秦始皇是中國史書所稱「暴政必亡」的典型,如今卻為中國共產黨所歌頌,因為秦嬴政與習近平相當,他也將履行東征西討殺人無數的歷史宿命,稱併吞台灣「留島不留人」,憨愚的台灣人卻非常喜歡沾滿血腥之作的兵馬俑?科學工藝博物館怎麼不去策展西方科技工藝發明的文明進步,而獨鍾中國工藝?

[caption id="attachment_66352" align="alignnone" width="358"] 清人所繪秦始皇肖像圖 維基共享[/caption]

事實上,這種文化統戰近20餘年來非常成功。從2000年12月15日國立歷史博物館「兵馬俑——秦文化特展」是其始作俑者;繼之,3月移師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出,雙城展覽期間號稱共有165萬人參觀,賺飽了在台灣的文化買辦。果不其然,睽違7年後食髓知味,國立歷史博物館再度與聯合報系合作,於2007年05月12日再度以「兵馬俑特展」,還成功的歌頌這種BOT的展覽經營模式,創造公家機關與民間合作雙贏利潤共享的模式。繼之,2016年5月7日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秦.俑-秦文化與兵馬俑特展」,兵馬俑又來了;展後,再於9月15日南移至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2024年 6 月 28 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大秦雄風~兵馬俑又來了」!兵馬俑在這一「博物館學」的脈絡下清晰可見,兩岸的文化交流,暨有錢可賺又可以達到中國統戰台灣的政治目的,「摸蛤兼洗褲」何樂而不為?尤其,這種展覽可稱是業界最高等級的運輸及保險規格,總保值動輒好幾十億台幣,有限的文化資源,是否會排擠到具有在地藝術工藝展出的機會?

問題是,這些無以建立台灣文化主體性的展覽,對台灣的文化精神傷害有多大?在中共機艦包圍台灣不斷擾台、跨越海峽中線已成常態的當下;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出席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時恫嚇「誰膽敢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必將粉身碎骨、自取滅亡」。則此,近日中共「涉台國安22條」擴大犯罪認定,「台獨死路一條,祖國統一勢不可擋」的當下,我們還竟然還不斷的歌頌中國「暴政必亡」的兵馬俑文化,置台灣文化主體性於何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