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油價 趙露思 五月天演唱會

在台東「海癒小村咖啡店」眺望華源海灣》 用拼貼雕塑的藝術療癒 探索「深海裡的樹」的靈魂模樣

藍雀新傳媒/ 2024.06.24 17:54

記者賴榮偉/台東報導
炎炎夏日的台東藍,給人寬闊無邊際的自由想像。但是要在近38度高溫的烈日下,想像可以浮潛到深海裡的樹下乘涼的快感,就足夠讓現場參與藝術療癒活動的每一位創作者,激發出內在無限的創作魂。這場無調性的藍色狂想活動,吸引著大人小孩前來參加,用熱情參與持續加溫!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主辦,一凡心識內樂團執行的「藝術療癒文化近用」第五場活動,於6月22日下午15:00在台東華源海灣的「海癒小村咖啡店」舉行,由「藝術治療師」與「海癒小村咖啡店負責人」從哲學、心理、文學與藝術療癒創作的角度,聊談【深海裡的樹】到底應該是什麼模樣?「藍色」的「憂鬱」與「自由」,又該如何來「調色」?而關於「療癒」,大家又是如何想像呢?

這場活動邀請到第3空間心理諮商所負責人謝湘蓁,是藝術治療師也是諮商心理師的她,與海癒小村咖啡店負責人周紫宸,以輕鬆的方式,與參與者聊談「療癒」是什麼?活動開始前,湘蓁老師請大家試著在便條紙上,書寫下自己對於療癒的想像,也開啟彼此對話與認識的前奏曲。

海癒小村咖啡店負責人周紫宸表示:「會選擇這間小小的空間經營咖啡店,就是希望讓走進來的旅人,有一種被抱持住的感覺,在這個緩慢與安定中,會有一種愛在關係裡流動,而單是這份覺察,就會讓人長出一些新的想法與生命的能量。有時,忘掉自己,重新跟他人連結的時候,就很療癒。」

經過聊談彼此對療癒的想像後,藝術治療師湘蓁老師也跟大家分享如何接納創作內容的片段與不統整。然而,能夠與那些暫時找不到意義的狀態共處,才能成為一種珍貴的自癒能力。我們仍可以練習陪伴自己待在迷霧森林,安頓自己迷惘與慌亂的心。

接下來,進入靜心創作的40分鐘,湘蓁老師陪伴參與者慢慢地覺察生活中的樣貌與傾聽對話,進而探索媒材,引導如何運用拼貼、彩繪或雕塑的方式,將創作賦予它們不同的意義與生命。

不可思議的是,現場每一位參與者在有限的空間與時間內,都創作出令自己感到出乎意料的、來自潛意識的作品。更讓其代表的角色鮮活了起來,也從雕塑外在的過程中直面內心,踏上心靈療癒之旅。

參與者當中,有一位近年來走讀花東作畫的知名畫家孫傳莉老師,她表示:「光是在南迴海邊看爆藍的海,就超療癒。這場創作沒有主題設定,大家隨意取材、各自發揮。我快速地掃描所有材料,拿了一張透明片,選了兩種顏色的麻繩、白膠,帶了個盒子,就立刻往馬路對面的海灘衝,看著寶藍色的大海,就聯想到可以用壓克力顏料畫海的顏色在透明片上。隨手抓幾把沙子,剛好沙地上的海埔姜開花結種籽了,立刻抓採一些,撿拾一小塊漂流木,用藍色和原色麻繩纏繞漂流木,我想像藍麻繩是海,原色麻繩是風,漂流木受到海與風的影響而形成如今看到的樣貌,而海埔姜就是依偎在漂流木旁的存在。在晃動透明片時靈機一動,想到不要用整片完整的透明片,何不把它剪成一條一條的? 變成條狀的透明片一條條貼在木頭後面,前後錯落更多了層次,而且搖來晃去的透明片反而讓海看起來有被風吹動的效果,真是意料之外的驚喜呀! 一向都是有定見才動筆創作習慣的我,這樣隨心所至的創作方式真的太好玩了。而且,最後發現我的作品還與這場「深海裡的樹」活動名稱不謀而合呀!真是太開心了。

湘蓁老師最後跟大家分享「創作,教會我們的事。」有時,在創作裡可以找到某一種放鬆與舒服的感受;有時,發現作品可以比自己預期地更為繽紛多彩。每個人都可以在創作時刻,再次遇見另一個自己。每個人的創作也許存在著某些共鳴,但作品和歷程卻是獨一無二。這就是「探索」的真義。

相信深海裡有棵樹,就會讓我們心中充滿期待與希望,相信在世界的某個地方,一定有一個和自己相同的同伴,這是自我探詢的生命啟發與覺察之旅。

熱門關鍵字:

未分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