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綑綁天地的帝王獨角獸Space X

品傳媒/ 2024.06.24 11:46

文/美國安卓樂資本董事長林家振教授

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正邀請我們和其他美國主要投資機構參與股權釋出,距離三年前我們被邀請投資的估值500億美元,現在已經上漲三倍到2000億美元,是全球第二大獨角獸。

Space X 具有強⼤護城河、網路效應、交叉銷售潛⼒、和⾼昂轉換成本。(圖/ 翻攝自Space X網站)

現今太空產業產值約有3500億美元,2040年會增長到一兆美元,其中火箭、衛星與太空船的發射業務產值占比不超過3%,那以發射業務為主的 Space X為何市值成長快速且巨大? 因若沒有這佔比微不足道的發射業務,那後續90%以上產值的衛星製造、地面設備、和太空應用等業務都不會發生,發射業務就是太空人流與物流業,是太空應用的起始點。

Space X 具有強⼤護城河、網路效應、交叉銷售潛⼒、和⾼昂轉換成本。與傳統⽕箭相比,Space X可重複回收使用的火箭技術能將太空旅⾏成本降低百倍,因傳統⽕箭在重返⼤氣層時燃燒殆盡,此成本優勢使公司的發射次數是所有競爭對⼿總和的 7 倍,技術領先3-5年,以比競爭者低 5-10 倍的成本/噸將有效載荷送⼊軌道。在 2023 年已可平均每 3 天發射⼀枚⽕箭,並在今年實現了24小時內進⾏ 3 次獨立發射,⼀次載⼈⾶⾏至太空站,⼀次商業共乘任務和⼀次星鏈任務。

Space X另有兩大部門,分別是佔營收60%以上的Starlink星鏈公司,與協助美國大空軍維持衛星網路安全的Starshield星盾。星鏈是現今最大的衛星群,擁有超過 5500 顆在軌衛星,占活躍衛星的⼀半以上,目標是建立全球低軌衛星寬頻服務,提供比傳統衛星快 10 倍,延遲僅傳統光纖的⼀半,且成本更低的全球通信覆蓋,星鏈已經擁有超過 260萬活躍用⼾,也是業績增長主力。

除了現有的政府、企業、通信、農業、航運航空、自駕車、氣象、娛樂媒體等客戶,全球性的軟體平台包括臉書, Google, Netflix, Disney, Amazon等將是Space X的重要業務來源,委託發射專屬衛星群。因為當原本網路通訊不佳的非洲、南美洲或印度部分地區的稠密人口也取得星鏈服務後,將更容易成為這些平台會員增加消費。所以Space X已尋求FCC批准,終極要建置42000顆衛星群,將人類從地上綑綁到天上。

(本文由林家振教授授權刊出)

林家振表示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正邀請我們和其他美國主要投資機構參與股權釋出。(圖/本刊資料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