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凝心琢藝質感美域 解析優勢迎接趨勢 專訪:【品昕設計 馬靜自】

台灣產經新聞網/動能開啟傳媒有限公司 2024.06.24 00:00
新聞圖片

本文由OPEN編輯部撰寫

往返異國與台灣,將品牌精湛設計推向世界的 品昕設計 馬靜自 設計總監,甫從義大利米蘭設計周帶回許多交流心得,便接受OPEN團隊的訪問。相隔多年的專訪,馬總監以沉穩不失輕鬆的語氣敘述團隊的發展近況與轉變,同時分享設計之路上,他一貫維持高品質創作背後的美感哲思,而面對全球近期科技趨勢,總監也點出令自身優勢發揮到極致的關鍵,昂然迎向時代洪流的尖端,乘風破浪。

新聞圖片

品昕設計 馬靜自 設計總監

「細膩與堅持」作為馬靜自總監的核心設計理念,表述他於美感層面的不懈追求,並體察人與空間的互動體驗,創設出諸多直擊靈魂的細緻藝境。品昕設計經歷長久深耕,作品以優秀的細節魅力屹立國際,展現品牌殊美光彩。

新聞圖片
新聞圖片
(圖)馬總監造訪羅馬萬神殿(上)與米蘭主教座堂(下)。

升級運營模式 靈活發揮眾力

間隔多年的線上訪問,馬總監大方敘述品昕發展概況,「與過往相異、不再是以個人去進行專案,改為高效能的團體戰,我認為是近年公司成長中最大的進步。」他笑談,伴隨近期案子規模增大,團隊重新檢視人力配置、分析成員的強項和能力,再針對項目所需進行重組,形成可發揮最高效率的分工模式。

此外,總監坦言疫情期間也和許多同業一樣,曾遭遇缺工缺料、運輸遲到等問題,應對與排解這些困難是相當寶貴的砥礪經驗,也是大幅提升品牌能力的養料,並成為日後能為客戶提供更佳服務的基石。在中國方面,當時困於較難親臨現場服務、溝通,會議也存有些許阻礙等情狀,故暫時趨緩接案進程,如今時局又新,他表示最近會重啟先前預定的行程,持續擴展事業版圖。

新聞圖片
新聞圖片
(圖)馬總監參與義大利米蘭大學建築系異媒材拼接手作課,結束後與義大利米蘭大學建築系教授合影。

凝聚案場領略 分享設計之美

不僅將室設知識傾注於擘劃場域,馬總監也分享這段期間實現的夙願:「我從以前就很想出一本關於設計基本理念的書籍。」過往負笈留美時,他發現當地對美學基本教育的重視,師長會要求學生們將承載發想及做法的手稿依序排列於桌面,並從源頭開始檢視其作品的基礎根源。

這段經歷也影響到他撰寫著作《空間設計進階美學:20道超美感設計經典法則》的本心,「我希望能夠用更淺顯、簡單的方式,讓人們深入去了解、欣賞設計。」一些具規律性的設計技法經過統整呈現予讀者後,可以作為剖析作品的切入點,引發對「為何感受到美?」的探索,藉此嘗試去理解設計師們看待事物的角度與方式,以及所使用的基本手法。

日前赴往義大利參展時,馬總監也由美感教育角度進行觀察,深切感觸到義大利民族對藝術方面的看重與傳承,以及從中積累而生的美學底蘊。「他們的成品不只是堆砌元素,更令人驚嘆的是在線條、材質搭配上的構思高度,而即便是看不到的地方,也體現出對細節慎重處理的精神。」對總監而言,此次米蘭之旅的感官盛宴也讓他規劃習取更多相關知識,持續精進自己的設計筆鋒。

新聞圖片
(圖)馬總監參加米蘭家具展盛會,仔細觀察、觸摸高端品牌的材質,了解其製程與設計。

新聞圖片
(圖)馬總監前往欣賞義大利建築師Stefano Boeri的作品《垂直森林》。

不懈琢磨細節 喚醒材質靈魂

除了針對設計潮流的學習,過往承攬精品商空案件的經驗,更令細膩匠心展現在品昕至今的所有創作中。對此,馬總監總結出了幾個要點:「場域氛圍的塑造」、「發現材質本身的歷史性及故事性」,與「不可缺少的細節點綴」。他以近期一件住宅作品為例,「要感到精緻、漂亮,還有一點點小距離。然而作為居處,釋放親近感的區域也不可或缺,會相當注重融合藝術性與無壓感的整體布局能力。」至於如何具體地形塑氛圍,首先是定位主題風格後延伸、拆解成細項,探討透過哪些手法和材料去實現所追求的感受,於注意整體質感同時,逐步營造不同風情。

工程期間,總監則會向業主娓娓道來素材背後所承載的相關歷史或特殊性質,由此在人心中產生不簡單的趣味內涵。他從容舉例,「有一種名為『水波紋安麗格』的木皮,它在視覺上呈現舒服的奶油白帶棕黃色,並且切割方式特別,從不同的角度看,裡面會呈現散射。過去的歐洲經常採用它作為家具或壁面的材料,而LV在運用奶油色設計店面時,也選擇此種木質進行搭綴。」實際運用此材質後,無論是溫暖色澤上的柔美水波線條、實物的舒適感觸和故事性,都深受該位客戶喜愛。

他也談及如何進行細處綴點,「使用鍍鈦收邊是我偏愛的做法。要呈現高級質感,發亮的金屬不可或缺──會發光、反射的小東西特別吸引人們的目光。」是故場域中添綴些許發亮的物件,是提升整體氛圍調性的重要元素。

新聞圖片
新聞圖片
(圖)馬總監參觀佛羅倫斯的米開朗基羅廣場,並登上佛羅倫斯山,將整個城市的風光盡收眼底。

洞察科技浪潮 迎向寰宇百變未來

如同藝術創作的技法層出不迭,時局亦千變萬化。談及近期受到人們,特別是創作者所關注的議題──「人工智慧」,馬總監表示設計師的優勢或許在人類與生俱來的「感知」與甲、乙雙方間的溝通聯繫。AI在室設領域上,運用學習資料庫生成設計方案的速度與數量非常驚人,日後在品質、精確度也只會更加進步,然而在感知上,或許AI能夠透過演算得出人們感到舒適的最佳體驗視距、寬度等數據結果,但是唯有透過設計師與客戶親自溝通,方能得到「對使用者本身最適合、舒服的專屬設計」。

「五感作為感知工具、它們不發表任何意見,但訊息會直通心裡。」規劃精神層面的感知,即為非實質的人體工學,是打造舒適體驗不可或缺的部分。為此,設計師必須從「情感」、「生活經驗」瞭解客戶、進行溝通──這是目前AI並不具有的特質──畢竟在人所活動的場域中,室內設計師是最理解如何將個人特質融入、量身訂製專屬空間的行家。

最後,話題來到全球關注的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總監沉思後向我們分享,品昕團隊在施工後,會保留好的餘料並以清單清楚紀錄。「因為挑選的都是很好的材料,要持續重視它的價值。」有時也會直接贈送材料,客戶僅需支付工費。同時,他也認同設計師有責任預先為客戶規劃健康環保的素材,「不用將SDGs視作難以企及的目標,可以從它列舉出的方向回推在自己的職業上,找到日常能實踐的事情。」

新聞圖片
久違的專訪,品昕設計 馬靜自 設計總監 不僅侃談如何分享及創造美的感知,在面對新潮科技與環境議題的時局提問,也點出提升自身優勢能力的積極視點,展現細膩而精確的洞察力;希冀往後,馬總監相偕品昕團隊繼續步向國際,散發燦爛光輝!

OPEN Design動能開啟傳媒:https://www.openworld.tv/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