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國軍漢光演習7月22日起實戰5天4夜 野外紮營夜戰為演訓重心

上報/朱明 2024.06.23 09:05

國軍漢光40號演習實兵演練將於7月22日至26日,進行5天4夜不分畫夜的部隊聯合作戰訓練,今年取消擔任「頭帶紅鋼盔攻擊軍」的展示性科目,軍方人士表示,去年漢光演習結束後,就對攻擊軍的展示科目進行檢討,因展示前都要兩次以上預演,這就加重了參演官兵的辛勞,科目又無法結合現狀實戰環境,因此才決定取消展示性科目;擔任攻擊軍的特戰部隊與海軍陸戰隊,這次實兵演訓要回歸戰訓本務,演練更重要的反制科目。另外,這次參演部隊在5天4夜不分畫夜的演訓中,都在野外紮營進行夜戰訓練,有些部隊將會夜宿學校與公廟,來更貼近實戰的環境。

今年國軍漢光40號演習實兵演練7月22日至26日實施,今年採「本島實兵不實彈,外島(馬祖、金門、澎湖結合全島防護射擊)進行實兵實彈」,7月20日便開始下達敵軍灰色地帶侵擾、集結等徵候。為應對中共侵擾,此次漢光的參演與戰備部隊分開,但若是海軍出海演練,可能因有狀況發生臨時轉換為戰備部隊。

新聞圖片 這次漢光演練採「本島實兵不實彈,外島實兵實彈」方式進行。圖為2023年漢光八里聯合反登陸作戰操演畫面。(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軍方人士指出,今年漢光時序(依序為戰力保存、應急作戰、聯合截擊、聯合國土防衛作戰等)不改變,但重點為「三階段、兩原則、三要求」;另外,想定與狀況一定會有方向,但細節會隨時調整並下達臨時狀況,考驗官兵在守備區域及戰力保存點的應處能力,同時落實交戰規則(ROE)、授權、責任的分散式指揮管制,使其作戰區、部隊在失去與指揮所通聯下遂行獨立作戰。

軍方人士說明,第一階段為著重指揮官圖上兵推,目的是希望從參謀本部到各級指揮官都能快速調整作戰思維、滾動修調防衛作戰計畫,讓後續演習能夠在有共識情況下,對防衛作戰有所了解;第二階段則是在四月舉行的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練(電腦兵推),此次很實際的進行「無劇本演練」,更是他歷經多年漢光中,最接近實戰的一次;第三階段則是在將至的實兵演練中去驗證兵推內容。

國軍「漢光37號演習」複合式兵棋推演已如期於30日執行完畢,此次演習動員8000餘名後備軍人參演,動員兵力是去年的8倍。(軍聞社提供) 這次將於實兵演練中去驗證兵推內容。示意圖。(軍聞社)

這次演習狀況有兩個原則,第一採取「連續性狀況的誘導」,也就是演習並非從早上開始、傍晚就結束,過去曾有部隊單一項目作完就可返回營區,在實戰環境是不會發生的,所以這次演習一開始,部隊就是不分畫夜面臨狀況,進行接敵與變換戰術位置來掌握戰場先機,同時「夜間訓練」絕對是今年的訓練核心,必須讓官兵理解防衛作戰是持續性而非單一項目,因此部隊紮營野外與借宿學校與公廟都是會發生的。

另外,部隊要有「聯」動性,兩單位在執行共同任務時要如何做好協調管制、訂定支援與被支援作為非常重要,這就是國軍聯合作戰的根本。

國軍漢光實兵操演將於24日登場,軍方20日於淡水河口進行反登陸預演。(張哲偉攝) 「夜間訓練」是今年的訓練核心。圖為2023年漢光淡水河口反登陸預演。(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軍方人士也說明,這次也要求參與演練部隊做到「最大化」,這對國軍是很大挑戰,也只有在演練的高機動的過程,才會發現這些平時高妥善率軍車與機動裝備,都會遭遇無預期的故障,也可能影響交通,但如果不去大膽面對,部隊便無法掌握真實的妥善狀況。

再者,要求部隊做到「實時」,過去訓練在考量安全情況下,部隊主官均認為夜間戰鬥訓練風險較高,但作戰不分白天晚上,「你不可能要求敵人不要晚上來」,因此會要求儘量做好安全規劃,並依照敵可能行動做到實時要求,唯有這樣才能知道部隊能力與限制,進而汲取經驗修改計畫,這也是實兵的價值。

新聞圖片 這次演習將考驗國軍機動應變的能力。圖為漢光39號八里演習畫面,今天取消戴紅鋼盔的攻擊軍。(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最後是台灣的守勢作戰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優點,分別是「先處戰地」(戰地就在台灣)及「熟悉地形地物」,這次漢光實兵就是要讓部隊主官真實的熟悉守勢作戰的戰術運用。

軍方人士強調,漢光的過程都是不斷累積的,也絕非可以一次能夠到達的目標,「突破是我們一貫的態度」,相信有了這樣的提升,整個國家防衛會更有信心。(責任編輯:殷偵維)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