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名列末位未必最弱/夏俊山

台灣好報/ 2024.06.21 15:19

夏俊山

2022年2月24日,風雲突變,俄烏開戰。代表國家,第一個力挺烏克蘭的是誰?英國首相詹森,外號金毛。與詹森相同的《水滸傳》中也有一位“金毛”,他又是誰呢? 120回本《水滸傳》是這樣寫的:“焦黃頭髮髭須卷,捷足不辭千里遠。但能盜馬不看家,如何喚做金毛犬?”

對,此人就是梁山排在末位的段景住,他跟詹森只是頭髮的顏色差不多。“金毛”還要加一個“犬”字,從綽號也可看出,段景住本領不大,不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段景住排在108將的末位,未必就是最弱的一個。

◆生於亂世學有專長
段景住在水滸傳中出場不多,形象也很模糊,很少被人注意和重視。據《水滸傳》,金毛犬段景住乃涿州人氏。涿州州治在今河北省涿州市,當時屬於遼,境內的居民,大致分為兩類:一為以從事農業為主的漢人和渤海人;另一類以從事畜牧業為主的契丹人、奚人以及其它北方遊牧民族,其周邊有女真族建立的金,李元昊建立的西夏,趙匡胤建立的宋不同政權之間,爭搶地盤,掠奪財富,戰亂難止,可謂亂世。

在亂世中長大不容易,立身活命,得有一技之長。段景住可謂學有專長,當然,這裡的“學”不是指上學讀書,而是指在生活的競技場上摸爬滾打,鍛煉自己。筆者讀中學時,有一句流行全國的口號:“實踐出真知,鬥爭長才幹。”社會就是一本生活的教科書,多認識一個人,就是多認識一個字。讀社會這本大書,有人稱之為“讀無字書”。段景住學有專長,讀的就是“無字書”,混社會混成了“職業盜馬賊”。

可別小看“盜馬賊”這個職業,合格的“盜馬賊”要有豐富的知識:要像伯樂擅長相馬,哪一匹馬是良駒,哪一匹馬是寶馬,看一眼,要能辨認;還要知道啥地方有好馬,路怎麼走,此外還要為人靈活、膽子很大,會騎馬、馭馬,否則,不是盜不成馬,就是被馬踢死、摔死、被馬主人發現打個半死。段景住幹的是偷馬、賣馬的營生,他顯然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可謂“學有專長”。

好馬多在長城外,在大草原,幹盜馬這一行,不但辛苦,還很危險,段景住應該很清楚這樣並非長久之計,“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被抓住咋辦?老了身子骨不行了咋辦?於是便想去投奔梁山,依附宋江,給自己找個安穩去處。自己社會地位太低,又沒有人引薦,要想得到接納、重視,得獻上一份大禮,於是從遼國入金國,潛入槍竿嶺,盜取了金國王子騎坐的照夜玉獅子馬,打算獻給宋江。讀到這裡,筆者毫不懷疑段景住不但對賣馬買馬的市場行情了然於胸,而且會做生意,他還有一項專長,勝過梁山上的其他好漢,這就是段景住是懂外語(今天歸入“少數民族語言”),起碼粗通外語,是一名外語人才。雖說這是筆者的大膽猜測,依據是他生在遼國,流竄到金國,又投奔到大宋境內的梁山泊,在不同國度間流竄,完全不懂外語,如何跟人交流,怎麼打聽資訊?

段景住懂得一些外語,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信。寶貝放錯地方就是廢品,段景住的長處在梁山上沒有什麼大用,梁山更需要李逵那種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上陣衝殺,猶如狂魔的人。此外,閱讀《水滸傳》,不難發現,梁山上“虎”已成群:插翅虎雷橫、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跳澗虎陳達、花項虎龔旺、青眼虎李雲、笑面虎朱富、中箭虎丁得孫、病大蟲薛永、母大蟲顧大嫂(大蟲是虎的別稱),還有個綽號更牛的:打虎將李忠!

武松酒後打虎,盡顯英雄氣概。武松酒後殺狗(第三十二回),盡顯落魄狼狽。虎與狗比,能把狗甩在後面不止十條街。如果讓段景住上戰場廝殺,顯然不如那些綽號含“虎”的,例如插翅虎雷橫、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等;甚至連“蛇”也碾壓他,例如白花蛇楊春,兩頭蛇解珍,段景住肯定不是他們的對手。因此,段景住排名在最後很正常,但是,這不代表他最弱。“得勢貓兒雄似虎,落毛鳳凰不如雞。”所謂“時也,運也,命也”,一個人弱不弱,所處的環境真的很重要!

◆出身低微求職有方
梁山好漢的排名,很大程度跟出身和財富有關。例如在三十六天罡中,大刀關勝是朝廷武將出身,上山很晚,但排名第五,還有排名第六的豹子頭林沖、排名第八的呼延灼等,都是武將出身。宋江與武松相別時,送十兩銀子,見薛永賣藝時送五兩,第一次見李逵送十兩,說明他非常有錢。盧俊義、李應、柴進都是大財主,錢多,排名也靠前。段景住既沒有一官半職,也沒有驕人的財富,就一社會閒散人員,職業是偷盜,大概連固定的住所都沒有,其出身低微,毋需多言。

盜亦有道,江湖也有行規。同樣是違法亂紀,殺人復仇的瞧不起殺人越貨的,殺人越貨的看不上欺男霸女的,欺男霸女的渺視怯懦不堪的,所有人一起蔑視偷雞摸狗的。段景住和時遷都是盜賊,只是偷的東西不一樣,段景住上梁山,晁蓋為什麼不叫孩兒們將他拿下斬首?這顯然是段景住求職有方的結果。

“欲攻城池酒為兵,道路難行錢做馬。”段景住情商不低,求職有方,他知道要入夥先送禮,於是發揮特長,偷了“照夜玉獅子”。這匹寶馬渾身雪白,能一日千里,作為大禮,只能獻給一個人,他為什麼不選擇獻給“寨主”晁蓋?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晁蓋反感偷盜,時遷偷雞,連同夥楊雄、石秀都差點兒被晁蓋殺掉,段景住應該知道這一先例,自己盜馬,給晁蓋送禮沒用,給宋江送禮才管用。二是段景住準備投奔梁山,自然會先打聽梁山內部動向,選擇投靠一個勢力比較強大的人物。晁蓋這時已被架空,宋江正是梁山泊勢力很大的人物,獻給宋江,入夥後得到宋江關照,“大樹底下好乘涼”,凡事有宋江罩著,起碼以後不會受欺負。

段景住求職有方還體現在善找引薦人。當初楊雄、石秀等人上梁山,引薦人是石勇和楊林,這兩個人在梁山沒有太大的話語權,晁蓋處置起來,沒有什麼顧忌,所以一聽說他倆與偷雞賊時遷一夥,認為他們敗壞了梁山的名聲,當場就要拿他們問斬。段景住上梁山,由宋江親自引薦,宋江在梁山泊可不是一般人,晁蓋自然有所顧忌,不會為一個小角色,直接跟宋江撕破臉,拒絕段景住上山入夥。

楊雄和石秀投的時候,開口就說自己犯下命案,只好投奔梁山;接著又說自己得罪祝家莊後,說出梁山的名頭,對方並沒有饒恕自己。梁山好漢讓座,楊雄石秀坦然接受,把自己的位置擺的很高。還沒有加入梁山,就帶來一堆麻煩,還自我感覺良好,晁蓋對他們,能好到哪裡?段景住態度端正,不自我揭短,只透露自己嚮往梁山,前來投奔,特地備了禮物,在曾頭市被搶了。段景住下跪、磕頭,非常俐落,禮節到位。而且,見晁蓋之前,他已經得到了宋江的認可,晁蓋自然不會再刁難他。

段景住梁山求職成功給人的啟發是:求職有方比出身更重要。出身無法選擇,求職的方法是可以選擇的,方法對頭就可能成功。

◆末位不弱改變梁山
段景住的星號是地狗星,綽號金毛犬。梁山108將,有一名井木犴郝思文,井木犴是什麼?有人說,是古代的星宿名,有人說是一種傳說中的兇猛野獸,當然也有說是野狗,沒有定論。有定論的就一個“金毛犬”。因此,段景住可能是梁山泊唯一用狗當綽號的,這是否在暗示:段景住很弱,梁山泊排座次,只能排最後一名?

108將排座次,段景住確實是在末位,但這並不能說明他最弱。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林黛玉打得過李逵嗎?但是比賽吟詩,李逵能贏林黛玉嗎?有人講過一個段子:“我打敗了兩個世界冠軍!”小夥子一開口,大家都笑他吹牛。小夥子補充道:“下棋,我贏了跳高冠軍;游泳,我勝了舉重冠軍。”沒有人再笑了,因為完全有可能。說段景住弱,只看武藝,有一定道理。

跟時遷比較一下,時遷也沒有什麼武藝,也偷盜。段景住目的性很強,主要是盜馬,得手後再進行販賣,可以視為盜供銷一條龍。時遷想偷就偷,說偷就偷,投奔梁山的路上,竟然偷吃了店主的雞,可見他偷東西非常隨意,隨時,隨地可以偷,屬於真正的偷雞摸狗之輩。段景住的星號是地狗星,時遷星號是地賊星,要說高下,筆者覺得“賊”不如“狗”。你看,時遷長幹的“活兒”是偷雞摸狗,掘墓尋財,段景住更為專業,專門盜馬,而且盜了金國王子的“照夜玉獅子”,要說難度係數,段景住所為高於時遷,時遷是小毛賊,段景住是大盜。比盜竊,段景住應該排名在時遷之前。

段景住跟白日鼠白勝比,“犬”也比“鼠”強一些。上梁山之前,段景住好歹也有自己的專長,賊眉鼠眼的白勝就一嗜賭的懶漢。智取生辰綱時,他弄了兩桶酒把楊志等人麻翻了,這是吳用策劃的,算不了啥才能。分到錢,白勝又去賭,暴露後又出賣了晁蓋等人。上樑山后,白勝沒有什麼戰功,只是充數,是無品、無德、無能的“三無牌”人物,他排名在段景住之前,完全是靠資歷。才能重要,資歷也很重要,這個道理至今仍不過時。

秤砣雖小壓千斤。段景住排名末位,但他上樑山后,改變了梁山的走向,這一點是時遷、白勝等頭領沒法比的。“照夜玉獅子”被曾頭市搶去,段景住借題發揮,說曾頭市五虎還大罵梁山好漢的不是。段景住顯然很會說話,由此激怒了宋江、晁蓋等人,引發了梁山征討曾頭市的軍事行動。晁蓋不願被架空,親自帶隊,結果中箭而亡。宋江成功上位,成為新首領。晁蓋掌舵,梁山集團對朝廷是仇視的。宋江掌舵,聚義廳改為忠義堂,慢慢開始往招安方向轉變,最終,梁山人馬全都接受招安,替朝廷征戰,死傷慘重。梁山的改變,起因就是段景住,不是他,晁蓋不會去打曾頭市,晁蓋不死,不會接受招安,梁山好漢就不會是後來的結局。說段景住改變了梁山的發展方向,一點沒有誇張。

三敗高俅時,段景住跟時遷一起,潛入濟州燒毀城樓與城西草料場。梁山受招安後,段景住跟隨宋江參與了“四大戰役”:征遼國、伐田虎、攻王慶、戰方臘。征遼時,因段景住熟悉北路,宋江讓他引領軍馬前進。段景住知道前方是要隘檀州,有潞水環繞,便建議等水軍到來。宋江採納其建議,後水陸並進,奪得檀州。伐田虎時,段景住扮作北軍,隨瓊英詐取威勝城。戰方臘時,段景住隨水軍作戰,戰船駛入錢塘江被大風打破,段景住是旱鴨子,連“狗刨”都不會,溺水而亡,後追封義節郎。

打工者求職是熱門話題,段景住的“上位”對求職者顯然是一種啟迪:環境不同,機遇有別,命運各異。要記住:名列末位,未必最弱。我是冬瓜,你是辣椒,我不跟你比紅,我只展示自己的大。我就是比你大,誰也否認不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