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國際扶輪獎助金贊助「身心障礙者個人助理培訓計畫」 AI智能體驗室正式啟用

民生電子報/ 2024.06.21 23:34
由國際扶輪獎助金贊助、台北市華山扶輪社主辦的「身心障礙者個人助理培訓計畫」,記者會當日慎重介紹本計畫的主要目標,所獲120萬經費,將初步在台北市與新北市執行訓練課程。購置電動床、移位機等輔具,裝置電腦聲控,在台灣新巨輪服務協會設置一個「A I智能體驗中心」,讓所有學員可以有體驗實習的場所,並學習實際操作輔具。
▲國際扶輪3521地區貴賓及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局處長官一同參與「身心障礙者個人助理培訓計畫」記者會。(圖/台北華山扶輪社提供)
國際扶輪3521地區總監章金元、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局長李美珍、台北華山扶輪社社長李張美鳳、台灣新巨輪服務協會理事長陳安宗、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副理事長劉家承、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總幹事林君潔等人皆出席致詞。國際扶輪3521地區四分區各社社長亦致贈扶輪社旗。 李張美鳳女士擔任2023/24年度國際扶輪3521地區台北華山扶輪社社長,熱心公益關懷弱勢,以協助身心障礙者訓練合格個人助理為主題,提案申請「國際扶輪全球獎助金」(Global Grant),經國際扶輪的扶輪基金會(The Rotary Foundation)通知申請獲准,四月已完成第一期訓練課程。本案由國際扶輪3521地區第四分區台北華山扶輪社主辦,贊助單位有「國際扶輪3521地區、韓國3630地區」;協辦社有「日本大阪環球市扶輪社、高雄拾穗扶輪社、新北市中央扶輪社、台北圓山扶輪社、台北中正扶輪社、台北大直扶輪社、台北同星扶輪社、台北關渡扶輪社」;合作單位有「位於新北市的台灣新巨輪服務協會、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鄭豐喜文化教育基金會」。
▲AI智能體驗室已正式啟動,讓所有學員可以有體驗實習的場所,並學習實際操作輔具。
本案服務的對象是被社會忽略的少數族群,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社會服務活動。社長李張美鳳說明,身心障礙者日常生活需要受過專業訓練的個人助理協助,受訓人員完成25個小時的訓練課程後,新北市府社會局會發給合格證書,透過協會媒合給需要個人助理的家庭,並且由社會局補助薪資,真正落實給予需要幫助的家庭。 本計劃主持人華山扶輪社前社長王雪沼女士說明,計劃構想來自「鄭豐喜文教基金會」,她在一次基金會所舉辦的肢體障礙學生的獎學金頒獎典禮上,看到數十名坐輪椅的優秀學生,努力克服肢體障礙的困難勤奮向學,因而興起申請國際扶輪基金幫助他們的念頭。
▲身心障礙者個人助理培訓計畫課程由國際扶輪3521地區總監章金元頒發結業式證書。
王雪沼表示,四肢健全的人不了解肢體障礙者的真正需求,透過「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與「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找出需求,以申請到的國際扶輪基金資助訓練課程所需費用,並購置生活輔具成立自立生活空間體驗室,作為培訓課程實習的場所。 王雪沼強調,目前申請到的經費,只足夠在雙北執行,期望雙北執行成功之後擴及全台,培訓更多專業個人助理,造福全台有需要的家庭,這個計畫值得持續進行,她更呼籲未來其他縣市的扶輪社共同參與。
▲許多身心障礙家庭、弱勢族群以及二度就業、弱勢婦女或輕度肢體障礙者蒞臨說明會。
「其實,肢體障礙者並不想完全依賴社會救濟,期望能自立生活。」王雪沼指出,他們只是身體某部份失能,或許不能走路,但可以透過輪椅代步;不能自己洗澡、穿衣、如廁,但是肢體障礙的人希望能透過專業居家服務員、個人助理等的協助,也能像一般人一樣地生活。 經過多次與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劉家承及社團法人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主任Yukih.Pupuy(尤奇.普佩依)開會,了解到個人助理嚴重不足,為促進障礙者自立生活,須協助設立個人助理訓練班;但個人助理員流動率高、費用亦不少,導致障礙者家庭的困擾與嚴重負擔,開辦「個人助理培訓課程」,能夠協助障礙者的在校學習與減輕生活上的不便。本計劃課程的招生對象為「輕微障礙、應屆畢業生、志工團體、經濟弱勢、二度就業等族群」,鼓勵參與個人助理培訓。
▲由國際扶輪獎助金贊助、台北市華山扶輪社主辦的「身心障礙者個人助理培訓計畫」說明記者會。
本專案計畫希望透過專案培訓,傳遞正確的工作態度與技能,彌補個人助理不足的問題。二度就業、弱勢婦女或輕度肢體障礙者,可通過培訓課程給予全職或兼職之職缺;媒合專業的個人助理,改善地方身心障礙家庭、弱勢族群的生活品質;培訓障礙者成為「同儕支持員」。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期課程結束,由章金元總監頒發證書的結業式,現場我們看到多位大學應屆畢業生拿到證書,也就是說年輕人也願意加入這一個社會服務的行列,這是非常值得慶幸的一件事,證明這個服務計劃是值得去做的! 圖片提供:台北華山扶輪社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