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剴剴慘遭保母姊妹虐死案,台北地檢署日前起訴保母劉采媗、劉若琳姊妹,涉嫌聯手虐死1歲男童剴剴,同時調查也發現,負責督導的兒福聯盟陳姓女社工,疑似長達3個月未按規定親自了解剴剴生活狀況,造假訪視紀錄,錯失救下一條寶貴性命的機會,檢察官日前再次傳喚陳女出庭釐清案情,要為剴剴找出真相。
剴剴虐死案的嫌犯劉采媗、劉若琳均為持有證照的專業保母,姊姊劉采媗自2023年9月1日起,透過兒福聯盟轉介,以每日1000元代價,24小時照護剛滿1歲、等待領養的男童剴剴,其妹妹劉若琳則偶爾協助照顧。
然而,兩姊妹疑因嫌報酬少,對剴剴施行極端虐待。她們常以繩索、布條綑綁剴剴,將其塞入水桶中,稍有不順心便踹他到地上或推去撞牆,且每日僅給予極少食物,如半個紙杯量的廚餘或燒焦食物。
2023年12月24日凌晨,剴剴昏迷送醫不治,醫院發現其全身多處新舊傷痕,額頭和左側屁股明顯凹陷、變形,牙齒斷了4顆,手指腫黑無法分辨指甲。醫院立即通報家暴兒虐案件,劉采媗和到場的陳姓社工試圖否認虐待,辯稱剴剴是自己調皮跌倒受傷。
整起案件引起社會關注,對兒福聯盟大感不滿,甚至有企業主決定停止捐款,民眾更是痛批,只拿錢不做事;甚至事後兒福的主管們態度,以及社工們的回應,叫人難以認同,完全忽略剴剴這條人命,就葬送在陳姓社工手上,企圖把焦點轉移到社工辛苦,上手銬是羞辱等風向。
不過,民眾並不買單,因為事後證明,陳姓社工本該專業的去監督,卻是偷懶以造假資料來填寫,導致剴剴流失黃金救命期,失去一條寶貴性命。
為了讓社會大眾更清楚社工的狀況,檢察官除將保母姊妹起訴外,還持續調查兒福聯盟對待領養幼童的訪視規定。發現督導社工應每月到保母家查訪,但陳姓社工卻疑似聽信劉采媗一句「有孩子生病中不方便」,長期只用LINE了解剴剴的生活起居,並填具不實訪視報告。
此次剴剴一案,兒盟社工是否造假個案紀錄,目前檢警尚未確定。基本上,社工與個案的所有互動都應記錄在案並向督導報告與討論。衛福部檢討報告中提出,未來訪視紀錄應向地方主管機關報告,並提高機構社工訪視頻率。
衛福部未來策進作為中,還包括修正《兒童與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針對脆弱家庭落實分級分類派案,儘速提供訪視、評估與服務。也希望制定「兒童托育服務法」,強化托育服務管理,對不當對待案件的負責人、托育人員與違法者加強罰則。然而,修法之路還需時間。
每次的兒虐案件都是透過逝去的生命在告訴社會,有一些地方還沒照到光。針對此次案件,社會各界提出了不同建議。社工專業人士認為,應加強對社工的專業培訓,提高其訪視技巧和判斷能力。同時,政府應增加社工的數量,減少每位社工負擔的案件數量,讓他們能有更多時間深入了解每一個案。
民眾則呼籲,對於兒童托育機構應加強監督和審查,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妥善照顧。鄰里居民也應提高警覺,對於疑似虐童行為應及時舉報,共同守護孩子們的安全。
剴剴的悲劇提醒我們,兒童保護體系的漏洞和不足需要及時修補。無論是政策層面的改進,還是執行層面的加強,都是為了不再讓類似的悲劇重演。希望透過這次事件,社會能更重視兒童權益,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