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賴清德公布3委員會 強調台灣戰略位置

匯流新聞網/潘永鴻 2024.06.19 04:19

賴清德公布3委員會 強調台灣戰略位置 221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上任即將滿一個月,今(19)日他在總統府宣布,成立三個重要委員會「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旨在為國家發展擬定戰略,促進與民間力量的對話,並深化與國際社會的合作,進一步推動台灣的未來發展。

賴清德強調台灣的戰略位置,坐落於全球最繁忙的航線上,擁有樞紐地位,是世界民主防線的最前緣,也是先進供應鏈的重要環節。他說,現今的台灣,已經是世界的台灣,任何發生在台灣的事情都有可能影響全球,台灣的議題已成為國際議題,而所有國際的議題也同樣是台灣的議題。

賴清德指出,當前全球關注的三大議題——氣候變遷、社會韌性與健康促進——也是影響台灣的重要議題,為了應對這些挑戰,並與其他國家共同合作,他決定在總統府成立三個委員會,由他本人擔任召集人,凝聚政府和民間的力量,為國家和世界提出更有力的解決方案。

賴清德表示,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的衝擊是全球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根據2022年聯合國年度報告,地球平均溫度可能在本世紀末上升攝氏2.8度,而在2023年,我們已經經歷了有觀測紀錄以來最炎熱的夏天,聯合國警告稱,不僅僅是「全球暖化」,已經進入了「全球沸騰」的時代,世界氣象組織統計顯示,去年亞洲是氣候災害的重災區。

為應對這一急迫問題,「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和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擔任副召集人。該委員會將從國家視角進行氣候治理,推動跨國合作。

賴清德強調,台灣不僅要持續推動能源轉型和綠色與數位雙軸轉型,更要推動公正轉型,實現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他呼籲,全民努力,從能源、產業、金融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進行變革,並制定完整策略供企業和人民依循。

賴清德指出,過去幾年,全球極端氣候加劇,台灣也曾遭遇百年大旱和破紀錄豪雨,加上位處地震帶,使台灣需要無時無刻保持警覺。

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由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和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擔任副召集人,該委員會將強化台灣在國家緊急狀態或天然災害下的應變能力,確保政府和社會能夠維持正常運作。

賴清德強調,只有整個社會具備強大的自我保護韌性,才能應對各種災害和風險,進一步壯大台灣。他提到,G7領袖日前發表公報,再次強調「台海的和平穩定對國際安全及繁榮不可或缺」,這意味著強化台灣社會整體的韌性,就是提升台灣的安全,也就是強化全球的安全、和平與繁榮。

賴清德說,該委員會將擴大民力訓練與運用,加強物資整備與維生配送系統,強化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健全社福醫療網絡和避難設施,並確保資通、運輸及金融網絡的安全。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以應對全球後疫情時代的挑戰,該委員會將由「健康台灣推動聯盟」召集人陳志鴻醫師、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翁啟惠和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擔任副召集人。委員會將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優化環境、健保、智慧醫療及癌症防治,打造健康台灣的願景。

賴清德表示,近年來,無論是不怕抗生素的超級細菌、來源不明的跨國疾病,或是國人死因之首的癌症,都是威脅台灣人民健康的重大挑戰。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將推動「健康憲章」,優化健保體系,推動全人健康照護模式,加速智慧醫療的應用,並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全力推動國家癌症防治計畫。

賴清德強調,他從未忘記作為醫生的使命,希望打造一個減少不健康餘命、增加健康餘命的台灣。他指出,政府解決的都是攸關國人、影響社會、牽動國際的深遠問題,若今日不開始行動,明日將會更加落後。

賴清德表示,現在正是行動的時候,政府將扛起責任,帶領國家邁向更好的未來,讓世界的台灣,成為更好的台灣,繼續造福全世界。

照片來源:總統府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郭昱晴、林楚茵籲提高文創貸款補貼 文化部承諾8月實施

揭「一中原則」中美都不買單 陳水扁批馬英九:狡賴慣犯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