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腰痛、走路腳麻小心!「這部位」壓迫神經 醫揭2關鍵:恐怕要開刀

每日健康/ 2024.06.18 08:51

家裡有長輩的各位,是否常常聽到長輩抱怨走不動、走一下就感覺腳麻無力,甚至出現腰痛、下背痛及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呢?

AD_4nXfCArvOWRHddc5goap5kitYXnbdwccltmaW

長輩經常感覺到腰痛。(示意圖 / 每日健康)

陳鈺泓醫師在其臉書專頁《鋼鐵爸爸 陳鈺泓醫師 板橋骨科推薦 脊椎專業 骨鬆骨折骨刺 運動傷害》解釋,骨骼關節會隨著年齡退化,如果有姿勢不良、久站久坐、運動傷害等習慣更容易加速老化磨損,而當椎管出現嚴重狹窄時,就可能壓迫到神經,進而引發背痛、腳麻、跛行等症狀,也就是骨科中常見的脊椎狹窄症!

 

脊椎狹窄症的成因是什麼?

脊椎管是由上下脊椎骨所連結形成的空心管,含有脊髓及神經,裡頭的空間能確保神經不受到壓迫。當脊椎結構退化耗損,造成骨頭及韌帶增生或椎間盤塌陷等原因,導致椎管內壁變窄,進而壓迫到脊髓及神經根,引發形成脊椎狹窄症(Spinal stenosis),其中最常發生的位置是在第四第五腰椎。

 

脊椎狹窄會有哪些症狀?

脊椎狹窄屬於漸進式疾病,通常病程很長,因此症狀會緩慢出現且日漸嚴重。最主要的症狀是出現在下肢,常會有疼痛無力的現象,同時伴隨腰背部、臀部劇痛,且會隨站立或走路而加劇。此外,疼痛的症狀也會因姿勢而改變,當坐下或彎腰時,腰椎會呈現前屈狀,使時脊椎管變寬,疼痛會稍微緩解。

 

如何診斷脊椎狹窄症?

臨床上要診斷脊椎狹窄症和常見的骨骼疾病類似,主要會先透過理學檢查,觀察症狀與神經反射。接著再藉由X光、磁振造影(MRI)或電腦斷層來坐進一步的確認及檢查,能更清楚了解病患脊椎、軟組織和神經的狀況。

 

脊椎狹窄症的治療方式?

治療方式可分為保守治療與積極治療。初期可先透過消炎藥、物理治療或增生療法等方式,減少神經壓迫以改善症狀。若是效果不彰或較嚴重的情況,則可考慮採手術治療,如腰椎椎弓切除術、腰椎融合術等方式來穩定脊椎、減緩神經脊髓壓力,從根本解決病患的疼痛問題。

陳鈺泓醫師授權提供

脊椎狹窄症的治療路徑因人而異,從保守治療到手術干預各有適用的情況。重要的是及早診斷和有效管理,以減少患者的不適和進一步的神經損傷。

延伸閱讀
沒腫瘤基因突變肺腺癌恐成健保孤兒!醫揭1線治療落差4倍 50歲男「自費抗癌」存活55個月
戒菸、輕鬆避免4大壓力!醫授「疝氣預防法」:這些人更該小心

熱門關鍵字:

健康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