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專欄】STEM教育與傳統教學的比較及其對現代教育的影響

銳傳媒/特別報導 2024.06.17 06:14

 

潘威佑(社團法人台灣教師聯盟副理事長)

STEM教育是一項跨領域、科目整合的教學方式,核心著重於科學(Science)、 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後續也延伸出含藝術(Art),亦稱為STEAM教育。有別於傳統填鴨式教學的是,STEM教育擺脫過去只有單方向灌輸知識,而是採用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思考,結合跨領域知識技能,以解決現實世界會碰到的問題。主動學習、喜歡學習的下一代因此被培養出來。

STEM最早由1996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提出的教育理念,更在2006年被美國總統布希點出,是知識型經濟時代教育目標的必要核心之一。

清華大學學者表示: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挑戰,課程和教學重點放在工程設計、製作和改進的核心活動上。在這個過程中,結合運用了科學與科學探究、數學與數學思維以及技術與工具,從而創造出成品並解決現實問題。這正是實踐做中學的延續。

與以往傳統的教育方式不同,STEM教育利用跨領域學習的模式,將傳統課堂填鴨式上課轉型為開放且廣泛的教學模式,讓不同學科可以相互運用,培養學生勇於挑戰、創新的思維模式。在課堂上由老師提出不同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索問題,將不同學科加以融會貫通。

在美國,STEM教育注重跨領域的多元性、讓男女教育或者是生活經濟不對等的受教權平等,讓孩子透過探索找到問題的答案。

現在教育部打算讓已完成大學學位的在職人士,如果希望獲得第二專長學士學位,並學習跨領域的專業知識,以應對未來社會的挑戰,可以到學校修讀學士後學位。同時為了及時提供STEM領域的人才並有效鏈結產業資源,教育部自112學年度起,推動「大學校院辦理STEM領域學士後專班」試辦計畫,針對非STEM領域的學士以上畢業者招生,吸引他們取得第二學位。

針對STEM 領域學士後專班,目前有以下四點規劃來進行:

(一) 針對在職人士已完成大學學位,如想要取得第二 專長學士學位,學習跨領域的專業知識,以因應未 來社會的挑戰,得至學校修讀學士後學位。本部為 即時提供產業 STEM 領域人才並有效鏈結產業資源, 自 112 學年度起推動「大學校院辦理 STEM 領域學士後專班」試辦計畫,並以非 STEM 領域學士以上 畢業者為招生對象,吸引非 STEM 領域系所畢業者 取得第二學位。

(二) 依教育部現行對 STEM 領域之定義,係指依教育部統計處大專校院學科
標準分類中,學科類別領域為 05 自然科學、數學及統計領域、06 資通訊科技領 域及 07 工程、製造及營建領域等三個領域。

(三) 招生對象與招生期程:現行招收對象為「非 STEM 領域」學士以上畢業
者,並於春、秋 2 季招生,以 應企業用人彈性。

(四) 課程規劃與應修學分數:學校需與產業界共同合 作規劃跨領域課程,進
行產學協同教學;產業須提供業師、獎助學金、實習津貼及學生職涯發展等。

面對STEM教育的未來發展,我們期許以下三個目標:

(一)多元化人才培育:
(1)目標:培養能夠跨越多個學科領域的專業人才,具備綜合知識和技能,
以應對未來社會和產業的多樣化挑戰。
(2)具體措施:通過跨領域的課程設計和實踐機會,學生可以在科學、技
術、工程、數學以及藝術領域中靈活應用所學,發展解決
複雜問題的能力。

(二)教育公平與多樣性促進:
(1)目標:縮小教育中的性別和經濟差距,確保所有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
接受高質量的STEM教育。
(2)具體措施:推動更多多樣性和包容性的教育政策,確保來自不同背景
的學生都能獲得支持和資源,特別是弱勢群體和未來女性
科學家和工程師。

(三)產學合作與職業發展:
(1)目標:加強學校與產業界的合作,確保學生的學習內容和實際工作需
求緊密結合,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2)具體措施:設計和提供與產業需求相關的實習機會、職業導向的課程
以及專業發展支援,幫助學生在畢業後順利進入職場並取
得成功。

在通過STEM教育的發展同時,也會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為未來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之外,期待STEM教育能引導學生關注並解決現代社會的複雜問題,如環境保護、能源利用等,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當國家推動STEM教育和相關學士後專班計畫,希望能以全面提升國家的教育水平和人才質量的量能,為未來的社會與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