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佛光山泰華寺在曼谷落成啟用 南、北傳佛教融和新里程

今傳媒/今傳媒 李祖東 2024.06.16 20:10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佛光山泰華寺6月16日於曼谷舉行落成典禮,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親臨剪綵,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率眾接待來自世界各地貴賓1500人。落成前7天,泰華寺舉辦供僧祈福,共計1250名泰國僧人納受,為落成啟用揭開序幕,共同見證南、北傳佛教融和的新里程。

落成儀式,由泰國曼谷市長Chadchart、政務次長Wantanee Wattana,蘇拉薩‧甘乍納拉上將,以及泰國潮州會館永遠名譽主席陳漢士、主席徐惠深,佛光山信徒代表劉招明、佛光山功德主蘇國課、沈清發、黃明泰等共同剪綵、啟鑰,隨後由心保和尚領眾上供,千人在莊嚴梵唄聲虔誠祝禱。

心保和尚致詞表示,因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宏願,要在泰國弘傳人間佛教;在他70歲高齡時,奉大師慈示,遠赴泰國啓建道場。歷經10年,在泰國佛教界長期支援與協助,還有佛光山海內外功德主及護法信徒大力護持下,終於在今年落成啟用,見證了集體創作的力量,以及佛法的因緣成就。祈願大家不忘初心,繼續護持泰華寺,讓佛日增輝、正法久住。

心定和尚致詞答謝,感謝星雲大師的器重與提拔,讓他在人生邁入古稀之時,能到泰國開疆闢土、建立泰華寺,促進南北傳佛教的交流。泰華寺由泰國第一大營造公司承建,格局恢弘雄偉,高達逾30公尺的「吉祥金觀音像」已完工7年,至今仍然金光閃閃。未來仍將秉持佛光山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共修淨化人心、以慈善福利社會」,繼續肩負弘傳人間佛教的責任。

劉招明表示,讚嘆星雲大師在全球各地興建道場,讓廣大信眾的法身慧命有所依止,也能在推動弘法事業時廣植善緣、增福增慧。心定和尚自佛光山創建以來,即堅持一師一道,對於大師交付的任務使命必達,以智慧及慈悲廣結法緣,才能有如此成就。

曼谷市長Chadchart讚嘆心定和尚的慈悲,不分宗教、種族,長期關懷弱勢族群,不僅捐贈1萬多個愛心袋和日用品到泰國各地,並設立獎學金助學,體現四海一家的無私精神。

心保和尚代表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致贈泰華寺一幅以寶石鑲嵌的星雲大師聖像,畫上雋刻日本長屋王所寫「山川異域,日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象徵菩提種子遠播泰國,將帶來無窮希望與智慧法益。

另外,為了慶祝泰華寺落成啟用,特別從6月9日至15日舉辦7天的供僧祈福活動,供養摩訶朱拉隆功大學和摩訶馬古德大學師生、比丘、比丘尼,以及泰國副僧王、寺廟住持與僧伽等,總計1250人。

心定和尚表示,前來應供的僧伽雖然多半正就讀大學、研習佛法,但未來都將是弘法中堅。因此供僧祈福不僅以功德回向,祈求佛祖庇佑國泰民安、經濟繁榮,也讓護法信徒有機會供僧,累積福報及成佛資糧,功德殊勝且意義非凡。

佛光山各事業單位及全球佛光人同賀,現場貴賓還有佛光山清德寺住持慧龍法師、佛光山港澳深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理事長楊政達伉儷、中華古今人文學會理事長劉宗澧伉儷等許多海內外榮譽功德主。

來自香港的尹林鈴珠,蒙星雲大師在香港紅磡体育館說法接引,開始護持佛光山各道場。2016年起每年追隨心定和尚到印度朝聖,聆聽因緣法開示而深受感動,發願一定要來參加泰華寺落成典禮。

旅居泰國的彭瑞惠,十年來見證泰華寺興建的艱辛,感佩心定和尚以「尊重與包容」,成為南北傳佛教融和的基礎,並以廣大願心與全球佛光人結緣,才能匯集無數人力、物力,令眾志成城。

來自台灣的慶賀團人數最多,逾500人,成員遍布全台各道場,歡天喜地前來分享泰華寺落成啟用的喜悅,許多佛光二代隨團前來,發願接力護持,呈現人間佛教走入家庭、深化信仰的具體成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