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台塑企業與朝陽科大舉辦「氣候變遷的智慧農業小番茄借助熊蜂授粉技術迎來新希望」專題

台灣新聞網/ 2024.06.14 00:00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婉愉/雲林報導】台塑企業與朝陽科大於2010年組建農業輔導團隊,協助精進雲林沿海地區農業技術,針對麥寮及鄰近地區之農作物種植技術、氣候變遷因應、資材使用等提供輔導諮詢服務,受到當地農民認可,今雲林經濟作物「小番茄」進行示範觀摩會。
 回顧去年,台塑企業與朝陽科大農業輔導團隊合作舉辦「小番茄利用熊蜂管理增加品質及產量觀摩會」,活動中,技術專家分享種植小番茄的基礎知識,並由成功引進熊蜂技術的農友許書賓介紹如何管理熊蜂,為參加的農友提供實用的技術指導。許多參加的農友在觀摩會後,也陸續開始嘗試使用熊蜂授粉,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麥寮管理部副總經理蔡建樑表示,台塑企業與朝陽科大農業輔導團隊在麥寮許書賓農友田區今年再次辦理田間觀摩會。當時向大家介紹熊蜂,透過熊蜂授粉,減少人力資源投入,也讓小番茄的著果率比人工著果效果來的好,所以已經陸續有農友採用熊蜂授粉的技術方式熊蜂是小番茄授粉的重要幫手,能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但今年氣候異常炎熱,導致熊蜂有畏熱且工作效率低落的情形,經輔導團隊與許書賓先生共同檢討試驗後,發現可透過控制環境溫度和濕度、定期檢查和清潔蜂箱及提供足夠的食物等作法,確保雄峰授粉效率。故再次請許書賓先生在現場跟各位農友分享及技術經驗。另外,輔導團隊也安排陳本源專家針對溫室內小果番茄品質提升的技術,與大家分享,期待大家都可以一起精進技術,提升產量及品質
 本報特此採訪許書賓農友:
Q:何時開始種植為何種植?
A:許書賓農友對於小番茄有極大興趣,於2013年返回家鄉展開栽種之旅,但以前家裡是做工、養豬的,家裡沒有相關種植經驗及知識。

Q:種植至今的產量收成如何?
A:起初因為不懂種植沒什麼經驗,產量很少。後來慢慢穩定,一年兩批次(第一批約每年8月栽種;第二批約為2月栽種),近三年平均收益約106萬/期(1.8分地)。

Q:種植上肥料及農藥的使用、有無產銷履歷或有機認證?
A:許書賓農友於栽種初期會用藥,但在採收期間堅持不用藥。玉女小番茄屬於採收期長的作物,容易有農藥殘留的問題,許多農友為了能讓消費者吃得安心,都會定期送檢以確保農藥零檢出,許書賓農友也不例外。此外,他也同時搭配無毒資材輔佐,有任何栽種、病蟲害疑問也會立即尋求朝陽科大農輔團隊的協助。

Q:會使用熊蜂原因?
A:許書賓農友的溫室主要工作人員為自己、母親及太太三人。若沒有引進熊蜂,在栽種過程中需要人工噴灑著果劑幫助著果,極其耗費人力且也會造成植株的受損。引進熊蜂後不僅可以避免著果劑藥害的問題,並且同時保有九成以上的著果率,獲得了相當好的成效。
使用熊蜂後,其小番茄果實著果整齊,在採收或者分裝上都大大減少時間成本。但因熊蜂遇到高溫環境就容易罷工,對於採收期較長的小番茄是個問題,許書賓農友嘗試改善環境與提供熊蜂食物(花蜜及糖水),讓熊蜂壽命可延長,提高授粉效率。

Q:在種植小蕃茄過程,會遇到什麼問題及如何克服?
A:種植小番茄到現在遇到的問題,主要有病蟲害-粉蝨或萎凋病、人力需求、高溫障礙等。1.病蟲害-萎凋病:當初栽種初期苗株有異常狀態時,立即尋求朝陽科大農輔團隊協助,經由團隊陳本源技正判斷是萎凋病,主要是因為苗期受到感染,故後續採團隊建議處理,小番茄有順利成長,同時團隊也邀請農試所鄭安秀博士到許書賓農友田區拜訪,許書賓農友與專家也有進一步交流,提供農友栽培管理等相關觀念。2.病蟲害-粉蝨:粉蝨一直以來是小番茄採收期間所困擾的問題,許書賓農友相當注重清理園區並維持園區環境,現階段使用天敵防治粉濕效果不錯,再加上搭配非農藥防治資材,讓小番茄在採收期間可以免於受到粉蝨的困擾。3.高溫障礙及人力需求:許書賓農友為了要錯開一般農友種植的高峰期,因此常面臨天氣炎熱導致的問題,加上人力短缺特別引進國外熊蜂協助小番茄授粉。許書賓農友特別將溫室高度挑高,以增加通風,改善高溫障礙的問題;同時也讓熊蜂有一個涼爽舒適的工作環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