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歐洲岳母vs. 唐朝一代女皇

銳傳媒/李培雄 2024.06.14 09:45

十八世紀歐洲曾出現了一位傑出的女性統治者,她精明幹練、有效的治理神聖羅馬帝國,堪稱歐洲女性之最,亦可比肩中國唐朝的一代女皇武則天。

此人即是有「歐洲岳母」之稱的奧地利女王及神聖羅馬帝國皇后瑪麗亞.德蕾莎。

瑪麗亞·特蕾莎(德語:Maria Theresia Walburga Amalia Christina;1717年—1780年,)是哈布斯堡家族史上唯一的女性統治者,也是該家族王朝直系血脈的最後一位統治者,其統治範圍覆蓋奧地利、匈牙利王國、克羅埃西亞、波希米亞、特蘭西瓦尼亞、曼托瓦、米蘭、加利西亞和洛多梅里亞及帕爾馬。

奧地利大公國是神聖羅馬帝國主要的諸侯國之一,後來成為帝國的政治中心。

神聖羅馬皇查理六世於1740年過世。他生前,在唯一的兒子去世後,一直企圖透過1713年的國是詔書確保女兒德蕾莎繼位,可惜並未成功。

查理六世死後,其他諸侯國包括普魯士、薩克森、普魯士、巴伐利亞和法國先後拒絕承認詔書,普魯士甚至起兵入侵富裕的哈布斯堡省份西里西亞,引發長達九年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最後帝位落在卡巴伐利亞藩國王卡爾·阿爾布雷希(Karl Albrecht)之手, 是為查理七世。

但他勉強撐了四年即在四面楚歌中病逝;而此時的德蕾莎利用它高明的手腕以及奧地利的實力逼迫查理七世的兒子放棄繼承權,改由她的夫婿法蘭茲一世登基。

法蘭茲一世基本上是位花花公子,對政務不感興趣,所以德雷莎實際上是一手控制了神聖羅馬帝國。

徳蕾莎除了是帝國皇后外,也是奧地利、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女王。

他在位期間任用賢才,積極從事農業、貿易、軍事改革,頗獲人民的支持。

讓人驚奇的是,自由戀愛結婚的德蕾莎與法蘭茲共生了16位子女。德雷莎的生產力之強,足以傲視世人。十六名子女中有五位夭折。

德蕾莎把政治聯姻的藝術發揮的淋漓盡致;在她巧妙的安排之下,她的子女後來成為日後的法蘭西王后、那不勒斯與西西里王后、帕爾馬公爵夫人及兩位神聖羅馬皇帝- -約瑟夫二世和利奧波德二世。

德蕾莎也因此權傾歐洲,被稱為「歐洲岳母」或是「歐洲子宮。」

她的子女中較為人知的是在法國大革命中與夫婿路易十六雙雙被送上斷頭台的瑪麗皇后。

被公認為18世紀歐洲最英明的君主兼軍事天才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曾感慨地說奧地利在德蕾莎的治理下 「達到了前人未曾達到的完善程度,她的成就足以媲美最偉大的男人。」

德蕾莎的名言「寧要中庸的和平,也不要輝煌的戰爭,」足以讓世人,包括今天的台灣及中國大陸人民深思。

而早在德蕾莎叱吒歐洲的前一千年,中國就出現了一位與她一様精明練達,號令天下的女性,即唐朝的一代女皇武則天。

[caption id="attachment_65033" align="alignnone" width="640"] 唐朝一代女皇武則天。(圖/取自網路)[/caption]

武則天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位階不高的妃嬪,)早就被太子李治相中。

李世民去世後李治(唐高宗)命武則天先削髮為尼以掩人耳目,繼而納入後宮,最後封她為后。

與德蕾莎的夫婿法蘭茲一世一樣,李治也是位懦弱、無心政務的皇帝;最後他索性把國家大事全權委由武后處理。

高宗病逝,兒子李顯繼任為中宗,但短短不到一年就被武則天所廢,武后乾脆自立為帝,自稱則天大勝皇帝,改國號為周。

武則天同樣善於用人,以狄仁傑及張柬之為相;狄、張兩人是幹才,把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條。但武則天私德不修,公然廣招面首供其洩慾。

武則天在晚年迫於形勢,還政於唐中宗,李家天下失而復得。

另一方面,這位女帝篤信佛法,晚年曾經遣內侍薛簡至廣東宣召禪宗六祖惠能至京師傳法,六祖以老病辭而不就,但要薛簡把兩人間有關一乘法的精彩對話帶回洛陽給武則天。

時至今日,每位佛教法師在講經之前都要誦唸「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開經偈」便是武則天所作。

一代女皇去世後與唐高宗合葬乾陵,立無字碑,一者讓是非功過留予後人評說,再者她深解佛法,認爲世事不過是夢中夢,似有似無,一切都是夢幻泡影而已。

俱亡矣,無論是歐洲岳母或唐朝一代女皇都已被時間的浪潮淘盡,但她們的事蹟足供後人憑弔,思索再三。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