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藥品「錠劑、膠囊這樣服用」恐致反效果!    專家教正確使用

健康醫療網/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2024.06.14 21:00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你是否好奇,為什麼每次就醫拿到的藥品,有些是膠囊、有些卻是藥錠?服用這些藥品時,又有那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錠劑種類多 需留意服用方式

臺灣大學藥學專業學院黃彥銘助理教授指出,口服藥品會依藥品特性、吸收效果、口味刺激與否而設計成不同的劑型。錠劑是最常見的劑型,製作方式是在藥品的主成分外加入各種賦型劑,經過造粒、乾燥、整粒、打錠、除粉等程序完成一顆顆硬硬的藥錠。有些會在最外層加上膜衣或糖衣,以遮蓋不好的氣味、減少藥品味道的刺激或阻隔藥品與空氣、光線的接觸,以增加藥品安定性。

錠劑包含可直接喝水吞服的顆粒錠、緩釋錠、腸溶錠,在嘴裡依不同方式服用的口含錠、口溶錠、舌下錠、咀嚼錠,還有服用前需加水溶解的發泡錠等。

黃彥銘補充,緩釋錠通常不適合剝半或咬碎服用,以免將一整天應該緩慢釋放的劑量一次釋放出來,造成體內藥品濃度瞬間過高而增加藥品副作用或不良反應;具有腸胃道刺激的抗生素膠囊藥品也不能剝開來吃,恐會造成噁心、胃腸道不舒服等症狀。

服用膠囊需充足飲水 避免膠囊卡食道引起不適

另一種常見的口服藥是膠囊,可分為硬膠囊和軟膠囊。硬膠囊內裝的藥品多以粉劑或顆粒劑為主,軟膠囊則是以包裹住液態或是黏稠狀的藥品居多。膠囊藥品的特點可隔絕藥品難聞的味道,降低吞服時對食道及腸胃道黏膜的刺激、保護藥品不被胃酸破壞,以及延長藥品主要成分的釋放時間,讓藥效更加穩定,並減少病人每天的用藥次數。

膠囊大多是由明膠、甘油及水製作而成,使用時,黃彥銘提醒,除要充足的飲水量,服藥後避免立即躺下,可以降低膠囊卡在食道,造成食道異物感或潰瘍的不適。

確認正確用藥方式 錯誤服藥反引傷害

食品藥物管理署也提醒,服藥前一定要看清藥品標示或詢問醫療人員,確認正確用藥方法、時間及劑量,也不要自行破壞藥品外形結構,才能降低藥品對人體造成的可能危害,發揮藥品的最佳療效。

原文出處:衛福部食藥署

 

 

 

 

 

 

 

 

 

 

 

 

【延伸閱讀】

氣喘患者注意!掌握「3要訣」穩定控制 有機會減輕用藥

注意兒童安全用藥 別把藥當糖果誤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201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