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藝術美感深耕校園 臺東推動國民中小學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成果發表會 成果豐碩綻放

中央社/ 2024.06.11 18:11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611 18:11:08)藝術美感深耕校園 臺東推動國民中小學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成果發表會 成果豐碩綻放

藝術美感深耕校園 臺東推動國民中小學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成果發表會 成果豐碩綻放

臺東縣政府多年來致力推動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績優學校豐碩成果,日前於縣府大禮堂熱鬧辦理臺東縣112學年度推動國民中小學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成果發表會,邀請全縣11所中小學績優學校,呈現駐校藝術家結合在地文化,發展多元藝術教育動、靜態的成果。

成果展活動特別表揚藝術深耕計畫執行績優學校,分別為康樂國小、瑞源國小、太平國小、卑南國小、富岡國小及臺坂國小。同時頒發感謝狀給各校駐校藝術家,協助學校推動藝術與美感教育,落實藝術與美感教育基礎扎根、豐富學校多元藝術課程。另外透過藝耕委員到校訪視,由委員推薦執行成效良好的學校,有東河國小、大武國小、岩灣國小、新園國小、豐里國小於成果展展現動態、靜態豐碩藝術教育成果。

臺東縣政府教育處指出,成果展規劃「藝起尋寶趣」邀請藝術深耕績優學校,設攤呈現各校執行藝術深耕課程成果。其中,瑞源國小將視覺藝術課程納入校訂彈性學習課程,透過攝影及拍攝紀錄片,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進而與家鄉的人與土地產生連結;富岡國小從陶藝多媒材創作,結合在地環境海洋、漁港、阿美文化等議題,扎根學生藝術素養;卑南國小經由做中學,培養學生藍染創作及美感鑑賞力;太平國小從肢體語言的訓練,結合原住民的傳統舞蹈與現代街舞,讓學生舞動人生;康樂國小推動直笛教學,實現全校學生一人一笛吹奏技巧的目標,也在課程中注重團隊合作學習;臺坂國小從一人一樂器、人人學陶土,讓學校充滿故事性;大武國小以多元藝術發展為取向,結合生活實用性,讓學生創造出自己的獨特風格作品;岩灣國小以創意木工為主題,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並將完成的作品美化校園環境;東河國小帶領孩子觀察木質及紋路之美,藝術課程培養觀察力及手作能力;新園國小讓孩子學會直笛合奏技巧外,也能體驗吹奏直笛的樂趣。

除了靜態成果擺攤展示,亦邀請康樂國小管樂團、臺坂國小合唱團及豐里國小街舞動態成果演出。另外也安排手作體驗活動,讓參與師生能感受美、體驗美。卑南國小進行藍染手作體驗活動,東河國小將木工機具進駐會場,由藝術家帶大家製作生活木器,初鹿國中提供自製徽章體驗。教育處長蔡美瑤希望藉由藝術深耕成果展現,讓學校各校具特色的藝術與美感課程得以分享,並進一步能促進學生從表現、鑑賞與實踐的學習歷程中,體驗美感經驗。

藝術美感深耕校園 臺東推動國民中小學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成果發表會 成果豐碩綻放

藝術美感深耕校園 臺東推動國民中小學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成果發表會 成果豐碩綻放

藝術美感深耕校園 臺東推動國民中小學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成果發表會 成果豐碩綻放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