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健康頌》健康宣導 嘉縣市長共籲培養生活好習慣

民生好報/ 2024.06.09 10:36

(民生好報記者 邱嘉琪 嘉義報導)預防勝於治療,財團法人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與嘉義大學、嘉義縣政府、嘉義市政府8日攜手於嘉大蘭潭校區舉辦「生活習慣好,健康沒煩惱」健康宣導活動,縣長翁章梁、市長黃敏惠皆親臨會場,共同呼籲養成好習慣,長保健康。

綜觀國人十大死因中,除了事故傷害外,幾乎每一項疾病都與生活習慣不良有關。為喚起社會對健康的關注,2012年12月,一群醫生及長期關心健康議題的有志之士及各界賢達,以「健康促進」為目標成立了「財團法人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每年舉辦多場健康講座及活動,致力於宣導「生活習慣好,健康沒煩惱」的觀念,並邀集國內外醫療權威與專家,從「飲食、運動、休養(休息、養神)」等各方面宣導民眾如何增進、維持健康,防範疾病的發生。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分享「上醫醫未病」。(圖/嘉大提供)

會中邀請國際醫療權威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教授主講:【上醫醫未病】,京都府立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劉輝雄院長主講:【生活習慣好 健康沒煩惱】,並由嘉大音樂系學生獻唱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會歌《健康頌》,會場座無虛席,並有眾多產官學及社會賢達參與,一起響應、呼籲民眾關注自身健康。

院長吳明賢表示,隨著經濟發展與生活型態改變,威脅國人生命的十大死因已從急性病轉成各種「生活習慣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及腎病等。這些令人聞之色變的「生活習慣病」,不僅造成個人及家庭的痛苦,也是整個社會沉重的負擔。所謂「上醫醫未病」,最好的醫療就是要在人們身體健康時就提供完善的疾病預防、養生及保健之道。

▲財團法人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劉輝雄博士分享「生活習慣好 健康沒煩惱」。(圖/嘉大提供)

醫學博士劉輝雄指出,「生活習慣病」的概念為日本醫界之神-日野原重明先生於1970年代所提出。生活習慣病是危害國人健康的第一號隱形殺手,無時無刻、不知不覺就來到您我身上,它雖與遺傳基因有某種程度上的關連,但最重要的是與生活習慣-飲食生活、運動習慣、菸酒嗜好、休閒睡眠等有極密切的關係。

「生活習慣病」最大特徵是當它侵犯人體時,不聲不響,完全沒有任何症狀與感覺,而且是慢性進行式、重複地惡化,並在人們意氣風發、事業有成時(男性約30~35歲、女性約35~40歲)開始發病,等發現時都已在體內進行一段時間。就以最常見的高血壓為例,若經常暴飲暴食、重口味的飲食習慣、菸酒不知節制、加上缺乏運動、工作繁忙、休息不足及每天熬夜等,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會使原本家族病史就有高血壓的年輕人,提早罹患高血壓。

▲在嘉大音樂系學生引導下一起演唱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會歌《健康頌》。(圖/嘉大提供)

嘉大校長林翰謙表示,嘉大6月7日與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合辦「強化臺灣自產藥用植物發展工作坊」,8日與財團法人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辦理《健康頌》健康宣導活動,期待透過豐富、多元的教研資源挹注,讓嘉大成為優質的中、西醫藥專業人才培訓基地,實踐全人醫療理念,並善盡地域型大學的社會責任。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