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屏東海生館特製粽引魚兒搶食 端午連假一探卵生鯊魚秘密

勁報/ 2024.06.09 00:56
新聞圖片

【勁報記者于郁金/屏東報導】端午節習俗及傳說眾多,最為人所知「吃粽子」緣由更是眾說紛紜;其中一說是古人會將米用葉子包著投入江中餵食魚蝦,以避免牠們傷害屈原;為了增加餌料豐富化,屏東海生館飼育員近日準備特製粽子給珊瑚礁魚類們大快朵頤。

屏東海生館飼育員表示,這些塞入「藻類餡料」粽子,可以補充藻食性珊瑚礁魚類更多養分,也十分受到這些魚兒喜愛;隨著端午連假到來,海生館將於6月10日端午節當天在珊瑚王國館獨立礁缸推出限定粽子餌料餵食,讓民眾觀賞這些水中蛟龍如何食用粽子;今年6月8日是端午連假第1天,也剛好為「世界海洋日」,屏東海生館推出當日限定科教活動、水下無人載具ROV等一系列精彩體驗活動,帶民眾一同關心海洋保育議題。

為了提供餌料豐富化及補充海洋生物營養素,特別是藻食性珊瑚礁魚類;海生館飼育員們會不定時地在缸內放置高麗菜或其他蔬菜讓這些魚兒們享用;隨著端午節到來,家家戶戶飄著粽葉香,屏東海生館也不缺席,特地將藻類包裝成粽子模樣餌料;其粽葉是由海棕梠製成,海棕梠是生長於海中棕梠科植物,外型與粽葉十分相像;包裹其中餡料十分豐富,是由綠色石蓴、羽毛藻,及紅紫色紅珊瑚藻、皺葉角叉菜充當粽子內餡。

飼育員表示,製作這些特製粽子,首先要挑選較為新鮮藻混和為內餡,塑形後就可用棉繩固定;海棕梠厚度不一且形狀也不同,除了要選出適合大小海棕梠,更需要靠靈活巧手進行固定,避免一放入水中便散開;在放入缸中後,魚兒好奇地試探幾次找到剝開粽葉的方法後,便開始爭先恐後的分食,有趣畫面令人會心一笑。

飼育員笑稱,這些特製粽是經過多次嘗試才終於成功,看著魚兒們搶食模樣,讓人十分欣慰;為了讓海生館增添佳節氣氛,屏東海生館將特別於6月10日端午節當天在珊瑚王國館獨立礁缸,不定時投入這些特製粽餌料,和珊瑚礁的魚兒們一起共襄盛舉,也讓民眾有機會見到這特別景象。

端午佳節除了吃粽子之外,中午立蛋更是大小朋友最愛傳統習俗之一;屏東海生館最常見的「蛋」就是鯊魚卵鞘;工作人員日前也特別使用已孵化空卵鞘挑戰「立蛋」,失敗多次後,最終「偷吃步」將鯊魚卵鞘夾在手指之間終於成功。

 

傳聞立蛋成功即能增添一整年好運,海生館也祝福可愛生物們及民眾都能健康平安;不同鯊魚有不一樣生殖方式,卵鞘屬於卵生鯊魚生出來的蛋,美麗獨特外觀又被稱為「美人魚的錢包」;民眾只要參加「魚你同行後場探秘體驗」,就能近距離觀察鯊魚卵鞘,一探卵生鯊魚的秘密!

端午連假第一天適逢「世界海洋日」,屏東海生館身為臺灣推廣海洋保育的博物館,於6月8日當天舉辦一系列體驗活動,現場架設水下環景VR、水下無人載具ROV讓民眾體驗水下探勘過程;活動當日現場遊客參加珊瑚礁3D列印彩繪體驗,利用3D光固化列印機製作真實海洋生物模型;還有當日限定科教闖關活動,感受海洋生物被廢棄漁網纏住時感受,並教導民眾鯨豚擱淺時正確處理方式。

不僅如此,屏東海生館也攜手海洋保育署-海廢再生聯盟、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共同展示轉廢為金的神奇之處,推出使用寶特瓶回收變出新花樣風鈴及拉鍊小背包、可重複使用的蜜蠟布代替一次性塑膠等多項輕鬆趣味DIY,還有世界海洋日當天有許多民眾拿到限定好禮呢。民眾表示,非常適合全家大小一起體驗。

 

端午連假屏東海生館邀請民眾隨著粽葉香飄進海生館,希望民眾吃粽子之餘一起漫遊海底,不僅有不定時出沒於珊瑚礁缸的驚喜投餵粽子,共度端午佳節添好運;更藉由「世界海洋日」各種新奇有趣體驗,帶民眾認識海洋生態,攜手做保育!

 

「台灣水域館魚你同行後場探秘體驗」活動資訊:

https://aquarium.com.tw/experience.asp?ID=303

「2024世界海洋日」活動資訊:

https://www.aquarium.com.tw/event.asp?ID=446

(屏東海生館提供照片)

新聞圖片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