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健康頌》健康宣導活動 生活習慣好健康沒煩惱

台灣好報/ 2024.06.08 16:27

【記者 劉芳妃/嘉義市 報導】綜觀國人十大死因中,除了事故傷害外,幾乎每一項疾病都與生活習慣不良有關。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如果等到疾病症狀發生才急著補救為時已晚。為喚起社會對健康的關注,財團法人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與嘉義大學、嘉義縣政府、嘉義市政府特別攜手今(8)日於嘉大蘭潭校區國際會議廳舉辦盛大的「生活習慣好,健康沒煩惱」健康宣導活動,當日嘉義市長黃敏惠、嘉義縣長翁章梁皆親臨會場,共同呼籲國人重視自我健康管理與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

2012年12月,一群醫生及長期關心健康議題的有志之士及各界賢達,以「健康促進」為目標成立了「財團法人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每年舉辦多場健康講座及活動,致力於宣導「生活習慣好,健康沒煩惱」的觀念,並邀集國內外醫療權威與專家,從「飲食、運動、休養(休息、養神)」等各方面宣導民眾如何增進、維持健康,防範疾病於未然,進而幫助國人擁有幸福、長壽的人生。本場盛會特別邀請國際醫療權威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教授主講:【上醫醫未病】,京都府立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劉輝雄院長主講:【生活習慣好 健康沒煩惱】,並由嘉大音樂系學生獻唱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會歌《健康頌》,會場座無虛席,並有眾多產官學及社會賢達參與,一起響應、呼籲民眾關注自身健康。

▲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教授演講。

臺大醫院吳明賢院長表示,隨著經濟發展與生活型態改變,威脅國人生命的十大死因已從急性病轉成各種「生活習慣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及腎病等。這些令人聞之色變的「生活習慣病」,不僅造成個人及家庭的痛苦,也是整個社會沉重的負擔。所謂「上醫醫未病」,最好的醫療就是要在人們身體健康時就提供完善的疾病預防、養生及保健之道。

▲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董事長劉輝雄演講。

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董事長劉輝雄醫學博士指出,「生活習慣病」的概念為日本醫界之神-日野原重明先生於1970年代所提出。生活習慣病是危害國人健康的第一號〝隱形殺手〞,無時無刻、不知不覺就來到您我身上,它雖與遺傳基因有某種程度上的關連,但最重要的是與生活習慣-飲食生活、運動習慣、菸酒嗜好、休閒睡眠等有極密切的關係。

▲黃敏惠市長也在台下尃心聆聽。

「生活習慣病」最大特徵是當它侵犯人體時,不聲不響,完全沒有任何症狀與感覺,而且是慢性進行式、重複地惡化,並在人們意氣風發、事業有成時(男性約30~35歲、女性約35~40歲)開始發病,等發現時都已在體內進行一段時間了。就以最常見的高血壓為例,若經常暴飲暴食、重口味的飲食習慣、菸酒不知節制、加上缺乏運動、工作繁忙、休息不足及每天熬夜等,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會使原本家族病史就有高血壓的年輕人,提早罹患高血壓。

嘉大林翰謙校長表示,嘉大昨(7)日與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合辦「強化臺灣自產藥用植物發展工作坊」,今日很榮幸能與財團法人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辦理《健康頌》健康宣導活動,要特別感謝臺大醫院吳院長、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劉董事長等醫界重量級權威,百忙之中蒞臨嘉大演講。期待透過豐富、多元的教研資源挹注,讓嘉大成為優質的中、西醫藥專業人才培訓基地,實踐全人醫療理念,與各位先進共同為推動健康促進、醫學研究交流及培育醫療人才而努力,善盡地域型大學的社會責任。

▲黃敏惠市長(右起)會後與吳明賢院長、劉輝雄董事長、林翰謙校長合影。

「生活習慣好,健康沒煩惱」,健康是幸福的基礎,也是人生最大的財富。主辦單位期望透過本次意義非凡的活動,呼籲大家養成正確、良好的生活習慣,將飲食、運動、休息及養神都做好,才能擁有生命的最重要的財富-健康。(照片:記者劉芳妃翻攝)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