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時報 鄭元毓/綜合報導】
在全球重視永續發展的趨勢下,ESG(環境、社會及治理)、評價與永續投融資成為企業和投資者關注的核心議題。為深入探討此等議題,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於113年6月7日舉辦「ESG評價與永續投融資」實體暨線上研討會,由工業技術研究院及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共同執行,並由臺北大學會計學系協辦,吸引眾多國內各企業代表、財務會計與評價領域之專門人員,以及許多學者專家熱烈參與。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主任秘書林德生於開幕致詞時表示,感謝會研基金會與臺北大學共同合作,將最新的ESG整合至無形資產評價與融資議題當中。產發署在協助企業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主要係透過「人才培訓」、「輔導」與「補助」三管齊下協助企業朝向「低碳化」和「智慧化」轉型,鼓勵企業以大帶小方式,帶動供應鏈共同改善淨零碳排,迄今已培訓超過2萬人次,輔導及補助超過千家業者。
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王怡心於致詞時指出,雖然各界都在推動ESG,但卻難以評估推動ESG帶來的價值。目前,除了採用會研基金會發布之評價準則公報外,還要讓企業順利取得融資,是目前迫切的議題,相信透過本次研討會多方面議題的交流,可協助企業未來無須依賴有形之擔保品,只要擁用最新的ESG無形資產,亦能取得融資。
臺北大學會計學系主任鄭桂蕙也在致詞中提到,常見推動ESG的標語為:「NO ESG,NO MONEY」,但實務上,企業面臨的卻是「NO MONEY,NO ESG」。在學術研究上,企業獲利表現佳,通常ESG表現較好,但反之ESG表現良好的企業,短期獲利能力卻未同步反映,此可能顯示出ESG的效益未能於短期呈現之故。因此,要成功推動ESG需要資金的挹注,方能使ESG永續成長。
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永續準則委員會主任委員鄭丁旺認為,永續資訊的揭露與評價及投融資環境環環相扣,國際專業投資人已邁向綠色投融資;但企業應如何與該等投資人溝通,仍須努力。在依永續揭露準則S1及S2之規定揭露永續相關風險與機會、企業之策略及相關指標與目標對其短期、中期及長期之財務狀況、財務績效及現金流量之等量化與質性之揭露資訊,有助於評價人員更精確地推估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且可達成與專業投資人溝通之目標。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主任秘書尚光琪提到,為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之目標,金管會係透過綠色金融將資金導引到符合永續的企業或專案,促使企業重視永續議題,惟綠色金融之執行需要企業永續資訊之揭露,以避免漂綠之疑慮,評價人員亦可從永續資訊中受益。
國際評價準則理事會(IVSC)執行長Nick Talbot以錄製影片祝賀本次研討會圓滿達成,並提到新版國際評價準則已納入ESG,對於國際評價界而言,ESG亦為備受關注之議題。
本次研討會議程豐富,包括五場實務座談,涵蓋了「ESG 永續揭露與評價」、「確信準則與 ESG 評價」、「永續活動與綠色金融」、「無形資產評價與融資」及「ESG 浪潮對有形資產、無形資產之價值評估挑戰」等主題。與會之專家學者分別就各自領域的專業知識及實務經驗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