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工頭總經理張博勝寵愛客戶無極限 創立頤昌建設實現家的渴望

台灣好新聞/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4.06.07 12:21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新聞圖片


建築科班出身,65年次的張博勝在建築界算是中生代,雖然近年業界新人輩出,比他年紀更輕的建設公司總經理大有人在,但像他這樣出身工地又白手起家的並不多。回憶起剛創業的時候,公司甚至連間辦公室都沒有,談事情還要借便利商店的座位區,但一想到能夠實踐自己覺得房子應該要呈現得樣子,就該堅持把路走下去。

對於家的渴望以及對建築的憧憬,是張博勝一直以來堅持必須「把房子蓋好」的最大動力。他認為,現在的房價物價這麼高,很多消費者一輩子可能只能買得起一間房,身為建築業者,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房子蓋好,給客戶一個能感受到安心與溫暖的家,因此交到客戶手中的房子要能達到一定的品質,才能對得起客戶;自己也是從零開始,從求學到出社會,沒有背景的孩子,只能拼命努力往前衝,所以更加能體會辛苦拚搏只為一個能安心放心的家的心情。

在張博勝的觀念裡,要把一個東西做好,細節很重要,尤其是看不到以及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所有有質感的東西都是從細節堆疊起來的,唯有把細節做好,才能呈現出匠心緻雅,並且必須把標準拉高,透過不斷地堅持與修正,才能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能再更好一點。

為了讓交到客戶手上的房子能夠再更好一點,每天巡工地、在鷹架之間爬上爬下,成了他的日常;在巡視工地現場過程中如果看到沒做好的地方,或是交代下去的事情沒有處理完善,工務出身的他不但會自己親自動手做,還會帶領現場教導如何去做,並且用照片或影片一一做紀錄,就怕該有的觀念沒有正確傳達下去,他笑說「建築,不是3D列印,是靠匠工們的雙手與汗水構築,不可能完全沒有誤差,但遇到任何問題面對並解決的決心,是對於建築最基本的態度之一,不容忽視」。

「以人為主而非從利益出發,跳脫本位思考真心看待『家』的意義。」是張博勝核心的建築理念。因此,在他帶領下的頤昌建設,不盲目追求利潤的極大化,推案堅持「量少質精」為原則,選地上則是盡量挑選「近學校」、「鄰公園」,或是具備永久景觀條件的舒適環境,並從中找出最適切的建築提案。

頤昌建設創立13年來目前一共推出10個建案,大多集中在桃園、林口與淡水等地的重劃區,主要就是因為重劃區的街廓完整、居住環境單純,比較容易找到面積完整,較能規劃出符合頤昌建築理念的房子,是張博勝總結20多年建築經驗,也是實踐建築理念初衷。

更多新聞推薦

鹿港龍舟賽 韓國瑜組隊參加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